banner_inner_6
Resources Centre
Feature Articles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孩子不願吃飯怎麼辦?
  相信不少父母都為孩子的飲食傷腦筋! 例如,孩子不願坐下食飯,而父母千方百計要他坐下來吃飯,雙方拉鋸,彼此都會很痛苦。 當孩子吃飯時感到壓力,普遍會出現不當行為,如開始發脾氣或叫囂。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留意身體狀況   父母需留意孩子不願吃飯的原因,是否因之前一餐吃得過飽、飯前吃了零食或身體不適的問題。   提前預告   當孩子專注當下活動時,未必能聽到「夠鐘食飯」的指令,父母可以在吃飯前5-10分鐘作出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知道即將要吃飯。另外,可以利用聲音或視覺提示,例如計時器或響鈴等,並確保孩子知道預告。   先談情、後設限   建立一家人有規律開心相聚的晚餐時間對幼兒十分重要。如果父母想養成一家人坐在一起食飯的習慣,不妨先談談情、後設定界限。父母可以試著說:   「我知道你唔肚餓,不過請你過來一起坐。」 「如果你唔餓,可以同我哋一齊坐底傾計或者食少少。」   當孩子完全不合作   首先,父母可跟孩子協議,如在飯前玩玩具、看iPad或其他活動需要有限定時間,例如1小時便要完結活動,之後要一起吃飯。   然後,父母可讓孩子自行決定自己要吃多少份量,讓幼兒有自主權,決定自己要的份量,但條件是必須把飯吃完。   另外,父母可以幫孩子建立日常規則:早、午、晚餐時間以外是不會有零食(下午茶視乎家庭需要)。如果不吃正餐,讓他經驗自然結果,不吃飯會捱肚餓,下一餐才能吃。   PaMaKids三不做   不要一直「強迫餵食」,或「追著餵」。 先同理、忌說「你」: 用「你」開頭,令人啟動心理防衛機制,覺得被人責備或評價,謹記善用「我訊息」! 不要威脅孩子,如「不吃完就不准離開」、「沒吃完就不能玩玩具」等方式。   攝影師:cottonbro studio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夠鐘返屋企,孩子仲玩捵地?
  黃昏6點,遊樂場上總會聽到媽媽爸爸大叫「夠鐘返屋企喇!」,然後上演一幕幕「追逐戰」,有些小朋友會「就範」,有些打算力挽狂瀾,在地上捵來捵去。   當孩子做出這些不恰當的行為,父母如何利用ACT設限的方法幫助他們?   A: 肯定孩子的情緒Acknowledge your child’s feelings   回應孩子的情緒: 「你唔捨得走,想繼續玩。」   C: 告知孩子限制 Communicate the limit   如在出發前已定好6點前要回家,以溫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現在已經6點,是時候要離開。」   T: 給予可替代的選擇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   對孩子直接說「不」比較容易令他們感到氣餒,父母可以嘗試給孩子提供其他選擇。   「你想媽媽拖著你手一起行,還是自己起身。」   「如想再玩,我們可以想一想何時再來公園。」   「你想明天還是星期六媽媽陪你到公園玩,你可以決定哪一天。」   當孩子願意離開時,請讚賞他們「你唔捨得走,都能夠準時離開。你做到了。」   順帶一提,家長可以在活動時間完結前10分鐘溫馨提示孩子,讓他有心理準備活動將會完結。如果時間到了,而小朋友發脾氣,就可利用ACT 設限的步驟了。   攝影師:Jeff Yang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社交及情緒能力有多重要?
  研究指出培養幼兒的社交情緒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不但幫助他們的日常社交同情緒管理,更會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及25歲之後的人際關係同工作機會。   根據美國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社交情緒能力可分做5個核心能力,包括﹕   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 指了解自己能力,包括長處及不足,明白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情緒。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 指小朋友有無能力用適合的方法去表達及掌控自己的情緒。另外,就是按自己的能力訂立目標,決心開展任務,以及專心、認真地去執行自己的目標。 社交覺察 (Social awareness) – 小朋友有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理解其他人情緒及需要,有沒有用尊重及欣賞的角度去留意別人不同的能力。 關係技巧 (Relationship skills) – 指小朋友群體合作的能力及態度,包括溝通、參與、協商、協作等技巧,及與他人建立互惠互助的正面態度。 負責任的決定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 當面對選擇的時候,孩子有足夠的靈活性,想到不同的可能,再考量相關的因素去處理及解決問題,例如掌握問題及環境情況,顧及倫理責任,執行而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要建立這5個核心能力,看上去好像很簡單,但要做得到,做得仔細,其實並非易事。而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子女建立自我覺察能力呢? 我們可從以下例子逐步拆解。   在茶點時間,盒內有些紙杯蛋糕,當中只有一個有蝴蝶裝飾。孩子想要那個有蝴蝶的紙杯蛋糕,但已被其他小朋友取走,孩子因而表現得非常生氣。   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的感受。孩子在3歲之後,會體驗到更複雜的感覺,例如尷尬和焦慮。教孩子表達情感的詞語,讓他能夠講出自己的感受,而不需要哭鬧或者動手動腳表達出來。 幫助孩子辨識及命名情緒,並找出引發情緒的事情,如「你因為欣欣拿走上面有蝴蝶的紙杯蛋糕感到嬲。」 「係,我好嬲!」讓孩子講出感受。情緒被表達及命名了,這感覺叫做「嬲」,孩子便會開始鎮靜下來。 孩子有機會還是有點情緒,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如:「我知道很難選擇,但現在你可以揀藍色紙杯蛋糕或綠色紙杯蛋糕。」   參考資料:https://casel.org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你是哪類型父母?
  試幻想當孩子在公園爭玩鞦韆,等到不耐煩而發脾氣。然後閉上眼睛讓心情平靜下來,依照現實,心中默念:「面對眼前的困難我是怎樣做?」   A:不用忟啊! 好快到你啦! B:你等了很久,有些嬲,想快些到你玩。 C:不理會孩子。 D:無耐性! 等一陣就發脾氣。好曳呀!   A, C, D是「情緒消除型」(emotional dismissing),B是「情緒指導型」(emotional coaching)。   根據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情緒消除指父母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感到不安及出現害怕情緒,而利用忽視、轉移注意力或否定情緒的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停止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唔好嬲!」、「唔好喊」、「唔洗傷心喎,笑吓啦!」。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及逃避負面情緒,容易抑壓內在感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難以與人溝通及建立關係。   而情緒指導的父母會將小朋友的生氣、恐懼、悲傷等情緒當作一種與小朋友建立連結的機會,透過正面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幫助他們了解及接納自己的感受。根據Gottman的追蹤調查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孩子抗逆力較強、專注力較高、自控力亦較好。小朋友理解及懂得表達感受,才有餘力學習控制情緒及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要成為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不妨參考以下5個心法。   步驟1:留意孩子的情緒表現   家長可以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及說話、出現情緒時的身體反應、面部表情及行為。   步驟2:把握孩子情緒表現的機會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感受,如孩子輪候時會不耐煩,自己想要玩具而同兄弟爭,因父母不肯開電視而發脾氣等。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情緒時,正是與他們進行情緒連結與指導的寶貴機會。當幼兒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設身處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別心急回應及評論。   步驟3:以同理心聆聽,肯定情緒   「好小事」、「你唔可以咁小氣」這些都屬於否定說話,會令孩子感到迷茫。孩子3歲的時候,能了解自己及別人的情緒,可以透過語言去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可以問孩子發生什麼事,聆聽其感受,讓他們可從表達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在聆聽而不批評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情緒的接納,有助他們穩定個人情緒。   步驟4:反映及命名情緒   當幼兒出現情緒時,家長可以說:「因為 (事件),你覺得 (情緒)。」   其實,孩子從2歲開始,家長可透過繪本認識情緒,並學習對物件的認知,幫助孩子建立基本情緒詞彙,例如開心、憤怒,讓他們可以掌握怎樣表達感受。當他們逐漸增強理解及表達能力,可跟他們從繪本故事中,分享引發情緒的原因,增加更多情緒的詞彙,例如3至4歲開始出現內疚、妒忌等複雜的情緒。   步驟5:設限制及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   孩子到3至6歲,進入校園生活開始,他們喜歡與同輩一起玩,開始懂得輪候,但未能將別人的需要跟自己的需要做平衡,抑制衝動能力亦較弱,他們會更容易出現爭執、搶玩具,要控制別人,或者出現身體踫撞等情況,這些都是孩子成長正常的現象。因此,孩子在這階段需要成人的指導,及讓他們學習那些行為是不可接受。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些行為的限制,例如不可以傷害別人,然後,當他們遇到不如意事,例如,跟別人意見不合,被人搶玩具等,可以跟孩子一齊商量怎樣做。   參考資料:https://emotioncoaching.gottman.com
Article cover photo
12/09/2022
專家5個貼士讓初生BB瞓得安全舒適
新手父母都必定會經歷「冇覺好瞓」的階段,每次聽到新生BB從睡夢中扎醒的哭聲,都不禁擔心BB是否不舒服、睡姿是否正確……究竟父母可以怎樣協助BB有更安全舒適的睡眠呢?以下有幾項集經驗所得的小貼士,希望助家長有更多槪念:       給父母的小錦囊──降低睡眠風險   1. 調節室溫   太冷或太熱的室內環境都不適合初生嬰兒,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較佳,因嬰兒的上呼吸道及氣管特別狹窄,極端溫度容易阻礙呼吸。父母可用手檢查嬰兒的脖頸後側是否和暖,便知道嬰兒的冷熱狀況。     2. 嬰兒床的設置   選用硬床墊、貼服的床單,不要在床上放置防撞墊、枕頭、厚毯子、玩具等,讓嬰兒睡在結實、平坦,沒有安全隱患的嬰兒床上。   3. 讓寶寶仰睡   在日間小睡及夜間睡眠時,將嬰兒擺放成仰睡的姿勢,此舉能防止嬰兒的口鼻部份埋入床褥裏,引起窒息。相對於俯睡或側睡,更能有效地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風險。     4. 使用睡袋   若使用被子,切記要讓嬰兒的頭部及手腳部份外露,以防被子蓋過口鼻;或使用合適尺寸的睡袋更為安全理想。   5. 母乳餵養   研究顯示,母乳中的營養成份有助於預防SIDS,還能有助於預防許多其他的兒童期疾病。       參考嬰兒園的「嬰兒睡眠護理」實作   嬰兒園一向重視嬰幼兒的睡眠習慣及質素,因而設立了「嬰幼兒照顧基準──睡眠護理」,為嬰兒營造安全及舒適的睡眠環境,使嬰幼兒健康成長,以下是嬰兒園的關注點,值得家長參考:   環境:當嬰兒準備睡覺時,家長應清理嬰兒床上的玩具,為他們脫下口水肩及更換尿片。 物資:嬰兒睡覺時,被子應只包裹着身體,讓頭部、面部及雙手外露,以便呼吸和散熱;並時刻留意被子會否蓋過嬰兒的口鼻,影響呼吸。嬰兒睡醒後,則應拿開他們的被子。 睡姿:將嬰兒以仰睡的姿勢放在嬰兒床上,讓他自行或陪伴入睡,並定時巡視嬰兒睡覺情況。 溫度:檢視室溫會否過熱或過冷,留意冷氣機的出風位置是否吹向嬰兒。       給寶寶更安全的睡眠   除可參考以上嬰兒園對初生嬰兒的睡眠護理外,家長亦可注意供嬰兒使用的家俱擺放及作息環境:   認真考慮與嬰兒同房不同床的安排:最好的放置方式是把嬰兒床放在成人床旁邊,或在成人觸手可及的距離之內,以便媽媽晚上餵哺及關顧嬰兒安全。 貫徹讓嬰兒睡在安全的嬰兒床上:當嬰兒睡着後或短暫性離開成人的視線範圍內,都必須讓嬰兒在嬰兒床上;其他的搖椅、安全高椅、行車安全椅及成人大床,都是不理想的睡眠地方,成人需時刻留意。 確切地營造無煙環境:為嬰兒着想,父母應戒煙及不要讓嬰兒處於二手煙霧附近,讓嬰兒在清新空氣的環境下睡眠。   作者: 香港保護兒童會祈廉士日託嬰兒園園長阮巧盈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10/09/2022
初生BB成日扎醒?專家:長期熟睡反而有危機!
暑假期間發生兩宗涉及嬰兒在床上窒息致死的事件,暑假過後新生入託,很多新手父母都向筆者請教初生嬰兒的睡眠問題。其中一位家長述說其女兒首天返家後,日間明明像小天使般吃奶後自行睡覺,但入夜後卻變身成小魔怪般,不知何故地在嬰兒床上哭鬧、不停打噴嚏、打嗝,家長不禁擔心她是否患病了,於是連夜致電奶奶求救。當晚家長還要經常抱着女兒及餵奶安撫,待她睡着了,會神經質地觀察她的胸部位置是否有起伏,又會將手指放在女兒鼻旁探測呼吸,好不容易才安全渡過第一晚,終於體會到「做人父母甚艱難」﹗   聽畢家長所說,我即時想起陳奕迅的《全世界失眠》﹕「一個人失眠,全世界失眠」及張國榮的《無心睡眠》﹕「WHOO-OH-O 無心睡眠,WHOO-OH-O 腦交戰」。孩子睡不好,父母必定失眠,身心俱疲。父母既擔心孩子不能安睡,又怕他一睡不醒,真的「腦交戰」。       認識「嬰兒猝死綜合症」   知悉家長對幼兒睡眠情況的擔憂,使筆者深深體會到照顧初生嬰兒是絕對不容有失。雖然初生嬰兒大部份時間只是吃和睡,但在睡眠的狀態上,卻真的不能忽視,,而且尤其需要關注嬰兒猝死綜合症(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簡稱SIDS)。SIDS是指嬰兒在1歲前於睡眠期間突然死亡,多在夜半時分發生,通常並無證據顯示死前有掙扎或發出聲音,即使經過全面驗屍,亦無法解釋原因。     嬰兒需要按着自己的生理時鐘吃奶和睡覺;一般來說,初生嬰兒每天的睡眠時間是16至20小時,不分晝夜,而每次睡眠從30分鐘至3小時不定;當嬰兒疲倦時,通時會有動作示意,如哭泣、揉搓眼睛、定睛發呆等,父母要細心觀察,並盡快滿足他的睡眠需要;嬰兒在熟睡時,會出現很多表情,時有跳動、抽搐,均屬正常,並無礙睡眠質素。   隨着嬰兒月齡漸長,父母宜在白天多與嬰兒聊天或逗他們玩,晚上則應盡量減少和嬰兒說話或玩耍,慢慢地訓練及調節,讓他們逐漸意識到白天和黑夜的分別,生理上自然會把夜間的睡眠時間延長。     作者: 香港保護兒童會祈廉士日託嬰兒園園長阮巧盈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12/08/2022
【親子急急問】BB成日亂掟嘢?專家教你3個處理方法!
家長經常會投訴8、9個月大的BB特別喜歡拿玩具亂丟,家長總是說:「不可以呀!玩具會整爛又污糟!」當家長拾起玩具,清洗乾淨,再給BB玩,BB可能會看一眼,又把玩具丟到地上,更一副自得其樂的樣子。面對BB如此調皮的行為,家長有時真是不知所措,可能會警告BB:「如果你唔乖,再丟玩具,就不給你啦!」不過,BB那麼小,聽得懂嗎?又有長輩說,不要太遷就子女,否則會寵壞啦!那麼,家長到底應否禁止或責備BB呢?       BB也會做實驗   從幼兒認知發展的過程來分析,BB的舉動並非故意要刁難家長,他很可能是在實驗自己的新發現。     這時期的嬰兒,愈來愈注意自己身體以外的事物。當BB遇上丟玩具這個新發現時,會感到好奇,就像大人懂得變魔術一樣,所以急不及待的再丟一次。BB會樂此不疲地不斷重複同樣的「我丟你撿實驗」,看看玩具是否會和之前一樣,落在地板上,發出預期的聲響,而媽媽是不是會過來幫我撿。BB能夠從反覆的丟玩具中獲得成就感,甚至急不及待的想要與家長一起分享他的新發現!所以,不論你拿什麼給他,他都會「丟」給你看。BB一再將玩具丟到地板上,在認知發展上,我們可以說BB已建立最早期的「因果關係」概念,而「因果關係」是BB對世界的理解和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其中一個基本技能。       耐心回應BB,提供適合的玩具   BB在這個階段是從「玩」中學習,BB丟東西其實是表現出主動學習的動力,家長要做的不是禁止、不是責備,而是引導BB用「適合」的方式來學習。「重複」是BB學習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BB對於自己的新發現,總是樂此不疲地反覆嘗試,這對家長的耐心來說,實在是個大考驗。     所以家長可以提供一些讓BB實驗「因果概念」的玩具。例如一搖便會有聲音的玩具,一丟會滾動又有聲音的玩具,或是一拉、一按就會有反應的玩具等,都很適合這時期的BB,能引起BB的興趣。         將家裏變成小小實驗室   BB學習「因果關係」除了玩玩具,家長不妨善用家中的物品,在家長陪伴引導下讓BB探索,更可增強親子關係。例如:   音樂廚具:用不同廚具,敲打不同物品,探索發出不同的聲音。 神奇紙盒:將紙盒開窿,放置各種物品再倒出來。 洗衣籃(或紙箱):可以將球或布偶丟進去,再拿出來。     允許BB小小的「唔乖」,那不是在搗蛋,而是BB發展的「過渡階段」。BB就是在這樣不斷的探索、學習、克服中發展,並透過家長的理解與鼓勵,才能快快樂樂的成長。   作者: 香港保護兒童會嬰兒服務協調主任楊家鳳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10/08/2022
【自理能力訓練】建立個人獨立性 幼兒自行進食小貼士
較早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公布調查結果,近八成受訪幼兒竟要由父母或家傭餵飯,一半幼兒到兩歲仍不懂自行進食。而香港衛生署曾進行香港幼兒飲食及餵養調查,發現本地家長較少容許子女自己進食及擔心他們進食分量過少,家長對子女進食抱有不合適期望及理解。其實幼兒一歲起已經有足夠能力學習自行進食,而幼兒自行進食不但能享受進食的樂趣,更重要建立個人的獨立性及自理能力。       自行進食的重要   筆者從事嬰兒園工作,園內會按照幼兒的口肌及手肌生理發展進度,安排合宜大小、質感的食物,讓他們由手取食物至使用食具自行進食。幼兒從一歲起嘗試自行握杯飲水、拿著匙羹舀起食物自行進食、用叉食小麵條或水果等,讓幼兒從操作不同的餐具中感受到手部肌肉及關節的協調能力,從而增加手部靈活性。另外,幼兒透過自行努力進食而吃飽,除了生理滿足外,還會產生成就感,有助建立自信心及獨立性。     進食階段你要知   幼兒由8個月起,雙手已經有抓握物件的能力,能夠自行用手抓食物然後放入口裡食,建議父母可以將食物切成薄片或粒狀(例如﹕蕃薯條、軟身水果粒等),讓幼兒自行放入口裡進食,慢慢學習進食技巧,透過不斷的嘗試令進食技巧日漸穩定,便可以運用不同餐具配合進食。   另外,幼兒一歲起開始掌握使用湯匙和叉進食,有時可能會因為力度不足或技巧未成熟,令餐具不小心掉在地上,不要介意或責罵幼兒,否則可能會影響對進食的興趣,建議父母在幼兒進食前準備一些乾淨的備用湯匙便可。 一歲半起,幼兒能靈活地運用湯匙和叉進食,也開始懂得調節食物的份量放入口中,進食技巧日漸成熟。但此階段幼兒有可能開始偏食或邊食邊玩的情況,建議父母留意進餐環境,進食時不要看電視、也不要放玩具在餐檯上。       幼兒自行進食小貼士   先講後食   父母在進餐前可以先向幼兒介紹食物的名稱、形狀及顏色等,增加幼兒對食物的認識及進食的興趣。在進食期間父母給予幼兒足夠時間和正面的鼓勵,讓幼兒能充分發揮自行進食能力。   配套齊備   父母在幼兒每餐進食時,要安排適合年齡的枱、櫈、餐具及圍兜,按不同食物質感而提供湯匙、叉,讓幼兒能成功舀取食物,餐後使用濕毛巾清潔臉部及清潔雙手便可。   信任及放手   在幼兒進餐時表示吃飽不再吃,父母要學習信任及放手,不要求子女繼續進食,讓幼兒有機會學習進食及理解「飽」的感覺。最後父母要接納孩子自己進食的混亂後果,每天讓自己BB有自己搵食的機會,共勉之。   作者: 香港保護兒童會 利黃瑤璧日託嬰兒園 鄧鳳儀園長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26/07/2022
「看醫生會緊張,是因為拍打針痛」 3個方法教導2-6歲幼兒覺察及管理情緒
透過哭鬧、跺地、發脾氣、打人等行為來表達負面情緒,這些都是2至6歲幼兒經常出現的情況,往往令家長們束手無策。     「情緒覺察」— 留意自己及觀察別人的情緒變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指出,要掌控情緒,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情緒覺察」,大意就是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情緒,如生氣、失望、傷心等。「情緒覺察」大致可分為自我覺察及外在覺察能力兩種——自我覺察能力是能夠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態、行為表現、語言表達及內在想法;而外在覺察能力即能透過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聲音語言、行為表現等,了解別人的情緒。   有研究指出,幼兒約在2歲左右就可以根據指令,將基本情緒和情緒圖像配對;在3、4歲之後,就能更準確分辨正面及負面情緒。而情緒表達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肢體語言、聲音及語言表達、不同行為表現等,當中面部表情最容易察覺,因此家長不妨以此為起點,逐步培養幼兒的情緒覺察。       3個培養幼兒情緒覺察的方法:繪本共讀、角色扮演、放鬆活動   「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的資深社工與大家分享以下3個簡單方法,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的日常互動,提升幼兒的情緒覺察。   方法一:繪本共讀時間的情緒教育   繪本共讀不但有助擴闊幼兒的認知領域,同時可以幫助幼兒:一、認識事件如何引發情緒;二、識別不同的情緒表徵;三、將自己與他人的感覺聯繫起來,培養同埋心。與幼兒一起閱讀他們有興趣的繪本時,家長可以於章節間停下來,與幼兒進行討論。   例如繪本故事中提及:「小樹懶因為動作慢,每次森林裡的小動物邀請他參加生日會,他最後都趕不及出席,所以他十分失望,沒精打彩地坐在地上。」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觀察角色的表情及動態,並問幼兒:「你認為小樹懶現在的心情怎樣?你又從何得知?」「你看小樹懶皺起眉頭、扁起嘴、頭耷耷,一定是很失望了。」透過與幼兒一起觀察角色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增加幼兒對情緒的外在察覺能力。     同時,家長亦可利用故事內容,與幼兒預演各種社交情節。例如問幼兒:「如果你是小樹懶,錯過了朋友的生日會,你會難過、失望嗎?」「當遇到這個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透過討論故事情節,與幼兒預視將有機會面對的社交難題,有助孩子學習冷靜解難,長遠提升幼兒的解難能力。   方法二:角色扮演遊戲探索情緒表徵   遊戲是幼兒天生的語言,透過遊戲能讓幼兒輕鬆地學習及表達個人的感受及情緒。幼兒從3歲開始,就能夠透過個人想像及假裝角色扮演,將日常生活經驗從遊戲中實踐,並嘗試練習不同的社交技巧。父母可以透過參與幼兒主導的遊戲,了解幼兒的經驗、情緒及感受。   以假裝看醫生遊戲為例,讓幼兒擔任劇場導演,為參與者安排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一般幼兒會選擇較主導的角色,如醫生或護士等,由父母飾演病人。家長可以嘗試代入角色,想像自己是等待求醫的小朋友,並向幼兒分享感受:「媽媽帶我來看醫生打針,我有點害怕,感到身體冰冷及雙手都在抖震呢!」「我擔心打針會很痛,所以現在感到好緊張。」家長可以透過與幼兒角色互動,一起探索不同的情緒表徵,同時了解引發情緒的事件,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情緒表達。     方法三:呼吸練習感受身體狀態   不同的情緒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身體反應。例如當興奮或恐懼時,我們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當擔心或憂慮時,我們會感到心頭沈重、呼吸困難、影響胃口或睡眠狀態等。這些身體反應因人而異,而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是情緒覺察的重要指標。   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身體感覺,感受不同情況下的身體變化,有助幼兒將身體感受與情緒進行聯繫。家長可於早上起來與幼兒一起做呼吸練習,感受呼吸時的節奏及平靜放鬆時的感覺。另外,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身體變化,如跑步後會心跳加速等。當觀察到幼兒有不同情緒的出現,如疲倦、傷心、緊張等情緒時,可以幫助幼兒描述當時身體的狀態,如疲倦的時候,手腳感到乏力;心情緊張的時候,整個身體好像變成石頭一樣動不了,心跳得很快或手腳抖震等。   家長亦可於睡前與幼兒一起進行面部及身體肌肉放鬆的活動,透過肌肉收緊及鬆弛,讓幼兒感受如何放鬆身心。如進行面部鬆弛法,親子一起用力瞇實眼睛、咬緊牙骹數5下,然後再慢慢放鬆,再重覆數次;或是利用肌肉鬆弛法,親子一起幻想將一個檸檬放在手中,並一起用力將檸檬汁擠出來,然後放鬆,再重覆數次。       了解身體感受及情緒變化 作出適當的反應及調節   家長和孩子可以從以上遊戲、繪本共讀及放鬆身心的活動中,一起認識及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及情緒的變化,加強情緒覺察,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身體反應等觀察自己與別人的情緒感受,有助學習如何接納及表達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及調節。   「PaMa Kids」將於5月中推出「保保兒兒猜情尋—情緒表徵拼圖卡」,鼓勵家長與幼兒透過互動桌上遊戲,認識情緒表徵,培養情緒覺察。請立即讚好及追蹤「PaMa Kids」的Facebook專頁,了解更多有關情緒卡的資訊。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資深社工王惠琳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