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inner_6
Resources Centre
Feature Articles
國際不打孩子日
01/05/2023

本頁圖片/檔案 - 國際不打孩子日

 

最近,收到一位家長求助。他在非常憤怒的情況下,出手打了他的孩子,孩子雙手腫了,而孩子在日常與同學的對話交流中,分享了被打的經驗,怎料無意中被學校社工知道,並啟動了保護兒童機制。雖然未知道結果如何,但家長已表示很後悔,同時又感到徬徨。經過輔導和解說,家長也明白要更努力學習親子溝通。

 

剛過去的4月30日是每年一度的「國際不打孩子日」,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些與孩子溝通的妙法吧!

 

  • 停一停,想一想

天下無不愛錫孩子的父母,即使動手,也是其自覺愛錫的表現。家長常道:「我真是忍不住才打的!」事實上,打就容易,收拾難。關係被打破了,不是用膠水便能黏回,更何況有時打了也無補於事。因此,學習停一停,想一想,比起當下出手,保存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更重要。

 

  • 學習易地而處

家長教訓孩子時,總有其認為合理的想法,自覺在社會生活數十年,所累積的人生經驗比孩子豐富,才會期望孩子事事服從自己。家長應學習互換想法、易地而處,非單從自身視角來看待事情,而是探究孩子所想所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近年,社會上多了關注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然而仍有部份家長,缺乏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孩子的知識、技巧或能力,甚至不願意接受孩子有特殊需要的事實,往往施以體罰來控制孩子的行為,結果產生不愉快事件。若家長能放開胸襟,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將不難發現孩子的優點,更可助其建立自信,加強克服困難的能力。好像奧運金牌得主菲比斯,他的父母當初沒嫌棄他患有專注缺乏多動症,反而鼓勵、發掘與肯定,便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游泳健將。

 

  • 保持初心,永不放棄

與孩子的相處的知識與技巧可謂五花百門,難以一本通書讀到老,很多家長或會因為工作、生活、照顧等等的壓力而迷失了,不如意時忍不住發洩在另一半或孩子身上。因此,鼓勵家長保持初心,積極學習,常常增值自己,為的是建立更幸福的家,也成為孩子的學習模範。

 

體罰對於孩子來說是形於外而短暫有效的方法,傷害卻是內在而又長久深遠的。家長若能不斷學習成長,更多接納和諒解孩子,必能成就有效而持久的親子關係。

 

守護兒童顧問 劉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