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Press enter)
banner_inner_6
Resources Centre
Feature Articles
Article cover photo
25/07/2022
孩子自我中心及不懂體諒別人?3個方法提升社交覺察能力及建立同理心
「你玩咗好耐喇,讓下其他小朋友玩啦!」、「見到其他小朋友要打招呼,要有禮貌呀!」常常聽到家長在家中、學校及公園裏這樣提醒孩子。   2至3歲的小朋友開始入學,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老師和家長都期望孩子們能好好相處,因此不時提醒孩子要主動分享、多合作、多互助,然而孩子總是堅持自己,互不相讓,令家長們每日周旋在爭吵、調解和仲裁之間,疲憊不堪。       社交力能決定孩子的前途?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以及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2015)發現,社交能力較佳的幼兒,在25歲的時候較大機會獲取高等教育學位,以及得到穩定的工作。   孩子大約在3歲左右,才會開始有玩伴和朋友,而他們一般都喜歡與樂觀、積極的幼兒在一起,透過互動和溝通,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和解決問題,以及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而社交覺察能力(Social Awareness)是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社交覺察包括換位思考(Perspective-taking)、同理心(Empathy)、尊重他人(Respect for others)和欣賞多元(Appreciating diversity)等能力。當小朋友有足夠的社交覺察能力,便能代入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將心比己與他人相處和溝通;相反,缺乏社交覺察能力的孩子,他們與朋友相處時,往往會表現得不懂得關心別人、與人分享和互動,甚至會以反擊和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孩子天生自我中心?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認為2至7歲的幼兒正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孩子會以立即觀察與直接經驗來學習,他們對四周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以自我中心為視覺,因此無法體會他人的處境和想法。   因此,當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時,經常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或者不懂體諒別人的困難,但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所以當孩子與其他幼兒互不相讓,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並非自私或不願意妥協,而是孩子未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接下來,Pama Kids會向各位家長介紹三個方法——閱讀繪本(Story-telling)、假裝遊戲(Pretend Play)和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讓孩子於日常生活當中,逐步培養出社交覺察能力。     方法一:閱讀繪本(Story-telling)讓孩子代入角色 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閱讀繪本可以讓孩子代入角色,培養他們的換位思考能力。相信沒有孩子不喜愛繪本,繪本以圖畫為主,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加上繪本圖文視覺的刺激,可以反映出角色的心境,使幼兒能夠投入角色的情感,並透過與故事角色情緒與思考的聯繫,從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及表達情緒的方式。   以繪本《拜託,熊貓先生》為例,家長與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邀請小朋友嘗試理解角色的情感:「熊貓先生請朋友仔吃甜甜圈,但對方沒有說多謝,他會有甚麼感受?」再引導孩子換位思考代入熊貓先生:「如果你是熊貓先生,你請朋友仔吃甜甜圈,但對方沒有說多謝,你會有甚麼感受?我們可以怎樣做?」生活化的故事除了可以幫助幼兒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外,還可以幫助他們投入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方法二:假裝遊戲(Pretend Play)學習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   一般而言,經常進行假裝遊戲的幼兒比較能與人合作。假裝遊戲可以是幻想性、戲劇性或想像性的,例如「煮飯仔」和「扮睇醫生」遊戲。其實幼兒在1歲的時候已經能進行假裝遊戲,在3歲以後,幼兒更能加插故事情節來進行遊戲,但仍很少與同儕有所交流。直至到5、6歲,假裝遊戲會變得更有組織,孩子與同儕亦會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   在進行假裝遊戲時,幼兒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模仿相關角色的行為,而且過程中會與其他幼兒有很多的合作和溝通,例如學習分工「你做媽咪、我做爸爸。」、協商「好吧!明天我要做爸爸㗎!」。另外,假裝遊戲也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及管理自己的情緒、讀懂別人的肢體或表情語言。而透過代入其他角色,如扮演媽媽、醫生、餐廳侍應等,從中學習理解他人的處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有助他們建立同理心。       方法三: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建立同理心及學習尊重多元   孩子的社交圈子離不開同齡的小朋友或家中的長輩。然而,社區組成卻是多元的,要讓孩子學習欣賞及尊重多元,家長不妨從社區生活開始。以孩子的好奇心作為契機,鼓勵孩子多留意及認識社區內不同種族、年齡層、行業的成員。如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鄰家的印尼姐姐,一年當中會有整個月在白天也不吃東西?為什麼她總是包著頭紗?退休的老伯伯在公園裡做些甚麼?每天接載我們上學的巴士司機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又是怎樣?透過了解及關心社區內的不同人物,不但有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學習包容文化差異、欣賞多元及尊重他人,還可以從小培養他們關心社區。       親子共讀繪本《小綠出走了》 教導孩子關心社區   PaMa Kids早前與南豐紗廠The Mills共同創作兒童插畫書《小綠出走了》,講述故事主角小綠的一次出走,讓親子與小綠一起重新認識社區內的不同人物,了解他們的故事,並讓孩子代入他們的角色,明白和理解他們的辛勞,藉此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習尊重及欣賞社區的多元化,以及提升他們的社交覺察能力。歡迎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並以此作為起點,教導他們關心社區。   《小綠出走了》網上版:https://bit.ly/3uRauVN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幫助孩子發展社交的機會,相信只要好好利用,定必能提升他們的社交覺察能力。另外,父母正正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導師,平日應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多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體會別人的處境,這樣就可以培養出有同理心、體諒和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發展及培訓主任徐洛明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20/07/2022
孩子用左手寫字怎麼辦?應否從小訓練,將其改為右囿呢?職業治療師分享5個左囿幼兒訓練貼士
孩子習慣用左手寫字,應否從小訓練他成為「右囿(右撇子)」呢?相信大多數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左囿(左撇子)」的時候,都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雖然大多數人都主要使用右手為主用手,但其實左撇子並不罕見,大概每10個人當中就會有一個人的主用手是左手,而左撇子的成因至今仍然沒有一個很確實的答案。     左撇子成因眾說紛紜 普遍認為是與生俱來   有研究顯示左撇子是遺傳的,跟父母基因有關,即是當父母當中有人是左撇子,那麼孩子也是左撇子的機率就比較高。其次,性別也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男性使用左手為主用手的機率比女性高。另外,亦有人發現胎兒在子宮的成長環境內的不同因素,也會對主用手的發展有所影響,當中包括羊水裡荷爾蒙的水平。亦有人認為後天的成長環境亦會影響孩子的主用手發展,例如孩子會透過模仿,使用與家長相同的主用手來進行活動等,但這些原因都不能完全解釋到所有的個案。而現時較主流的說法是主用手是與生俱來,亦即是「天生的」。     主用手不需要亦不能被真正轉換   傳統華人社會認為,在餐桌上使用左手用餐是不禮貌和沒有家教的行爲。而時至今日,華人社會中仍然存在對左撇子的偏見。因此,内地每10個左撇子當中,會有6個轉用右手為主用手;而在香港,每10個左撇子當中,有2個會轉換自己的主用手。然而,究竟主用手能夠被轉換嗎?真的有需要去轉換主用手嗎?   首先,主用手其實並不能被完全轉換。即使左撇子的人從小訓練用右手執筆、握筷子,但日常生活的其他活動,依然會選擇用左手完成,例如:開罐頭、刷牙、扭開樽蓋等。所以,主用手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被轉換,只是改變了其執筆及握筷子的操作手而已。 另外,亦有研究發現,轉換過主用手的人,手部功能表現會較爲遜色。有美國的研究曾經招募三類人進行手部功能的能力比較,當中包括本身是左撇子而沒有轉換主用手的人、本身是右撇子而沒有轉換主用手的人、和本身是左撇子但曾經轉換主用手的人。最後研究發現,曾經轉換主用手的人的手部功能表現,較沒有轉換主用手的人弱。 再者,使用轉換的主用手時,需要額外的腦部區域幫助。根據「對側控制」――左腦控制右手的動作,右腦控制左手的動作。但原來轉用右手為主用手的人在寫字時,右腦會顯示出額外的活躍部分,但是本身使用右手寫字的人並沒有出現這個現象。研究人士提出,這可能是因爲轉換了主用手的人,寫字時需要腦部額外去抑制左手的動作。這代表轉換了主用手的人在寫字時遇到的困難較大,需要更多的腦部活動才能完成相同的手部動作。從另一方面看,即使成功將執筆和使用其他工具的主用手由左手轉為右手,但是腦部的運作並不能像本身使用右手的人一樣。所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來看,主用手也是不能被完全轉換的。 最後,强迫孩子運用相對不靈活的手去執筆和握筷子,容易減低孩子對寫字和進食的興趣及動機。試想像當孩子較靈活的手被禁用,而需要使用較不靈活的手,去做協調性要求很高的執筆寫字、筷子開合等動作,當孩子不斷遇到挫折,難免會感到氣餒,更可能會以逃避及厭倦的態度去面對。   以上4點羅列出轉換主用手潛在的問題,相信可以為家長在考慮應否讓幼兒轉換主用手的問題上提供參考。     5個實用小建議 幫助左撇子幼兒學習   孩子使用左手為主用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可能會遇到一些不便,以下與家長分享5個小建議,幫助幼兒掌握書寫及學習使用不同的用具:   注意寫字時紙張擺放的角度。左撇子寫字時,紙張需傾斜30至45度,以維持直立的坐姿及舒適的書寫過程。 左撇子的幼兒寫字時通常是由右至左,跟右撇子從左至右的書寫方向相反。這一特點令到幼兒較容易寫出鏡面字,家長可以利用視覺提示(例如用顏色筆顯示出筆劃的起點或用箭嘴顯示筆順的方向),加強練習容易寫錯的字。 左手執筆姿勢與右手相同,但執筆位置可比右手稍高,即離筆尖約3厘米,可避免遮擋著所寫的文字。 輔助幼兒學習寫字時,家長可與兒童面對面坐。好處是家長可以用右手輔助幼兒左手寫字,亦不會被幼兒的左手遮擋自己的視線。 善用左手輔助工具。市面上有不少輔助工具,可以幫助左撇子的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用具,例如:學習筷子、剪刀和執筆膠等,有了這些輔助工具,幼兒可以更容易掌握使用不同工具的技巧。     不應限制主用手的運用 給予空間讓幼兒發展   我們觀察到幼兒在1歲半到兩歲時會出現優勢手(較多使用其中一隻手),可是大概到5、6歲時才會確立主用手。所以,家長不需要過早限制幼兒主用手的運用,反而應該給予幼兒足夠的時間與操作經驗去發展其主用手。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兒童啟迪中心職業治療部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
Article cover photo
02/05/2022
【親子急急問】嬰兒園的啟蒙老師 關顧嬰幼兒的成長發展
一天,有參觀者到訪嬰兒園時,向筆者詢問,「園內的老師都很年輕啊﹗他們應該未結婚吧,點解都識得照顧咁細個既小朋友呢?他們很專業啊﹗」其實,筆者不止一次回應過這些類似的問題,這該是外界對嬰兒園的印象仍停留在70、80年代,認為在嬰兒園工作的老師都一定已婚產子,懂得照顧嬰幼兒生活日常便可,但在現今社會的規範已不止於此。     重新認識嬰兒園的啟蒙老師 從學歷說起   先讓讀者對嬰兒園老師的學歷有基本的認知﹗在嬰兒園工作的老師必須持有社會福利署所獲發的「註冊幼兒工作員」(Child Care Worker, CCW)資格,而取得此專業資格前,至少需要修畢幼兒教育高級文憑,但現時亦有很多老師已修畢幼兒教育學士學位課程才入職工作。學歷是基本的要求,但不等同老師的質素,因此,如老師有先天優勢或在後天苦練下,亦可成為孩子的啟蒙老師。         教顧並重 全面關顧嬰幼兒的成長發展   在嬰兒園裡,「教育」與「照顧」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尤其在嬰兒達1歲前,老師每天都在提供個別化的教顧,他們要落手落腳去照顧嬰幼兒,餵奶、餵食、換片、更衣等是指定工作,但在照顧的過程中,亦要配合專業的技巧及加入教育的成份,例如:因應嬰兒園推行雙語學習(手語及口語)計劃,當老師在跟嬰兒換片前,會打出「換片」的手語,再輕聲及溫柔地說「XX,XX老師準備同你換片啦﹗」,在換片過程中與嬰兒有眼神及表情的愉快溝通交流。因此,此換片程序不只是照顧工作,而是結合了語言、情感、社交的培育。   在幼兒滿1歲後,「教育」的功能更為明顯。老師會設定每月的生活化主題學習,就著幼兒的學習興趣及成長特性,以綜合活動來培育幼兒的成長發展,讓幼兒在認知、語言、體肌、社交、情意、自理上,都能平衡地增長。     成為家長的合作夥伴 提供專業意見   家長將最愛的小嬰兒送到嬰兒園,依靠老師的協助,培育嬰幼兒成長,全賴對老師的信任。在教顧嬰幼兒的同時,在育兒方法方面,老師還不時向家長提供專業的意見,與家長共同商討嬰幼兒的發展狀況,將嬰幼兒的成長強弱項,都一一列出,再設定適合的活動,提升他們的整體發展能力。同時,亦會定期舉辦育兒工作坊及講座,邀請專家及嬰兒園園長主持,讓家長從不同角度瞭解嬰幼兒的成長需要。         「三心兩意」不少得   「三心」:細心、耐心、愛心不怕多,老師每天對著一個個的小天使嬰兒,必需要帶著大量的「耐心」,一點一滴地培育他們的學習,亦需要「細心」地觀察他們的需要,適時作出協助,更需要帶著「愛心」,按著他們的步伐,陪伴他們成長。   「兩意」:老師要具備「安全意識」,嬰幼兒在成長中,需要經常性的嘗試,例如練習走路,要不斷地經過跌跌碰碰的過程,才能成功,老師不是要阻止他們跌碰,反而是要提前準備好安全墊,讓他們跌倒後再接再厲。此外,老師所懷著的「善意」不可少,嬰幼兒是性本善的,老師要作出正向行為的榜樣,讓嬰幼兒模仿學習,成為正面積極的人。   盼望嬰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協助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祈廉士日託嬰兒園園長 阮巧盈 相關文章: 【親子急急問】寶寶在嬰兒園的一天 多元活動探索世界   【親子急急問】嬰兒園即是托兒所?多方面活動訓練嬰幼兒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
2019053
05/05/2019
BB喊唔可以即抱?專家解答3大幼兒哭鬧疑難
嬰兒園有新BB入託,不少家長作為新手父母,經常會彼此分享湊B苦與樂。原來BB喊,對新手父母來說是十分困惑的一件事!家中長老常說:「BB不要經常抱,否則會很難湊。」或是「BB喊的話不要抱,否則會愈抱愈愛喊。」初生BB哭鬧,總離不開肚餓、要換尿片或扭計要人抱,就算做足準備,飽讀育嬰書,面對哭鬧的BB,父母還是手忙腳亂吧!     BB哭鬧,到底應不應該抱?筆者認為擁抱是一種「愛的語言」,BB喊代表有心理及生理需求,若刻意忽略,便不容易建立對他人及環境的安全感。BB哭鬧,父母第一步應做的不是抱或不抱,而是先聽懂BB的喊聲傳達的訊息。     哭聲有回應,BB便能學會溝通 當BB發現自己的「哭聲」能受到父母的重視時,BB反而不會以聲嘶力竭的方式來獲取父母的回應,對人與環境也比較能建立信任感;隨着BB長大漸漸變得安定,他們便會懂得以笑聲或其他牙牙學語的聲音和外界溝通。     愈小的BB更需要立即安撫 部分父母認為BB的哭鬧是因為脾氣壞,為了避免寵壞BB,會讓BB哭鬧一會才安撫,然而,這個方式並不適合一歲內的BB,因為如果BB在初生頭三個月的哭鬧被忽視,往後的幾個月內會哭鬧得更頻繁。BB只能感受到自己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並不懂得「忍耐」,因此,當BB以喊表達需要,卻遭受忽視時,BB只會愈喊愈大聲,好像肚餓的哭鬧會因為父母未能及時回應而轉為憤怒的哭鬧,哭鬧會混合了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甚至越演越烈,到時要安撫BB就需要更長時間。     BB哭聲透露的訊息 當BB哭鬧時,需要了解BB喊聲中的需要。只要父母能夠留意每次BB的哭鬧原因,就會漸漸從經驗中學會分辨BB不同的喊聲,並由BB喊聲的特色來明瞭BB的需要。   聲調較低沉、有規律的喊聲——可能是肚餓   聲調不高、有規律的喊聲——可能是尿片濕   沒有固定頻率,有時大聲有時細聲的喊聲——可能想找人陪伴   聲調高、劇烈及大聲地哭叫——可能是憤怒     嬰兒園裏的BB 嬰兒園的工作人員為專業註冊的幼兒工作員,她們認識BB成長及發展需要,與家長保持緊密溝通,從而瞭解每個獨特的BB成長需要。為BB提供適切照顧及安全環境,促進BB的成長發展,在BB疲倦、難過、或其他需要上,提供安撫及協助。     該不該抱BB這件事並不能只看表面,應該要注意抱BB的態度與是否真的注意到BB真正需求。一歲以前的BB自己的行動能力仍不足,對於擁抱有很大的需求,照顧者在抱起BB時也要清楚BB哭的用意,而在滿足BB的需求後也要適時地放下BB,給BB一個自由的空間。過多與不及的擁抱都是錯誤的,在第一時間敏感的幫BB解決他們的問題,才是正確的方法。   作者簡介 楊家鳳,香港保護兒童會嬰兒服務協調主任。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相片由親子王國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