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inner_6
Resources Centre
Feature Articles
親親大自然與守護兒童
13/09/2024
親親大自然與守護兒童
  在「多啦A夢」大電影中,大雄和他的朋友時常到不同國度或科幻場景冒險,小朋友亦可以想像自己跟隨主角們,盡情地在異世界中無拘無束地玩耍。但是現實生活中,小朋友日常玩樂時接觸的環境、設施和配套,又能否讓他們無憂又安全地耍樂呢?近來,大家都鼓勵小朋友多接觸大自然,我們在郊外玩樂時又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符合小朋友的年紀和能力 小朋友在不同年齡段的成長,對環境的探索和接受挑戰的程度也有不同,在選擇戶外活動時,我們要選擇符合小朋友年齡和體能的活動,例如帶年紀較小的小朋友遠足,應選擇一家大小都能應付的簡單家樂徑或行山步道,不要挑選難度高、需要進階裝備去攀登的遠足路徑。   如預視到當天戶外活動需要大量體力消耗,家長應安排孩子前一晚早點休息,確保小朋友有足夠體力應付。在郊外活動或遠足期間,家長亦應時刻留意小朋友的生理需要,提供足夠時間讓小朋友休息和喝水,以免中暑。   留意天氣和環境安全 我們要在出發前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如果預知天氣將會變壞,應考慮改變行程或取消戶外活動。此外,出門時,家長可讓小朋友穿著合適的衣服及運動鞋,同時建議帶備太陽帽及雨具,以預防炎熱或下雨等天氣變化情況。此外,家長應該告知親人郊遊地點或可安裝具有記錄行蹤功能的智能電話應用程式,萬一發生意外,搜救隊伍可參考多個途徑的行蹤資料找尋求助者。   帶備合適和足夠物資 除了足夠的食物、飲用水、防曬和防蚊用品外,建議家長隨身帶備一些簡單藥物和救傷用品 ,例如藥水膠布、紗布繃帶、敷料、消毒藥水等,當遇上跌倒、小擦傷等小意外發生時,也可以即時簡單處理傷口。同時,家長應確保電話有充足電源,必要時也應帶備後備電源,方便有需要時可以與外界聯絡。     戶外活動的樂趣很多,家長可於出發前與小朋友一同計劃行程,並趁機與小朋友一起了解不同地點的動植物生態、名稱和特性。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不但可以增加對大自然的認識,也可以從中學習活動計劃的技能,寓學習於活動中。親親大自然有益身心,希望家長和小朋友一起玩得開心之餘又安全,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守護兒童顧問 劉燕玲
守護照顧者的身心靈
24/05/2024
守護照顧者的身心靈
大家是否有聽過父母說:「你將來做左人哋父母你就知道味道!」,或者朋友說:「我而家先知道阿爸阿媽點解成日咁勞氣!唉!」   事實上,現時當家長或照顧者的,都面對著無限的挑戰。每天照顧小朋友如臨大敵:趕著上學,趕著補習,趕著做功課,趕著參加興趣班等等,所有的安排都是要為孩子成就更好的未來。若孩子能給予正面的回應,家長當然感到欣喜,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相反,當孩子在多番教育之下成績仍然沒有起色,家長會感到無奈和氣餒。家長每每投放全副心機來照顧孩子,但他們身為照顧者的需要,又有誰來關顧?   根據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於2023年10月發佈的「照顧者身體勞損及精神狀態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中有56.7%為全職照顧者,25.7%從事兼職工作並於工餘時間照顧被照顧者。有64.1%的照顧者一天內的照顧工作時間最少8小時,當中甚至有45.8%照顧者一天內的照顧工作時間為12小時以上。照顧者主要工作內容為家居清潔(78.1%)、買菜(77.2%)、做飯(72.8%)、交費(64%)、洗熨衣物(55.1%)及學童接送(50.6%)。   在社交方面,有多達90.2%的照顧者表示,他們因照顧工作少了閒暇生活。81.5%的照顧者表示因照顧工作而少了時間和朋友接觸,只有10%照顧者表示認識多了朋友,擴大了社交圈子,亦有8.5%照顧者表示完全沒有影響。由於照顧工作佔用了照顧者一天當中很大部分的時間,使他們不得不放棄很多放鬆自己的機會。   在心理健康情況方面,有96.6%照顧者因照顧而感到壓力,當中有53.8%表示很大壓力。另外,照顧者被問及會否因為照顧而感到滿足,近半數(46.6%)的照顧者表示普通,20.8%表示完全沒有滿足感,只有26.2%覺得有滿足感、6.4%照顧者感到很有滿足感。由此可見,照顧工作為照顧者帶來的壓力比滿足感要多。   從調查結果可了解到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需要往往被忽略。照顧者往往為了孩子,願意無止境地一直付出,但他們若能同時善待自己,相信對家庭的照顧及兒童成長會更有幫助。以下有三點能讓照顧者參考:   增值自己 與時並進 當大家成為照顧者後,大部份的時間都會留給家中的另一半或孩子,而在照顧上的知識或技巧卻不似預期,因此,成為照顧者後,也要好好增值自己,學海無涯,學習生活的細節,如孩子成長的身心需要、溝通技巧、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特質與照顧方法、甚至日常烹調技巧等等,照顧者除了能與時並進,更可以把學習到的運用在生活當中。   懂得放鬆 照顧者往往對孩子充滿著期望與要求,讓自己的壓力也會相應增加。久而久之,壓力會引致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而令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甚至會鬧得不愉快,最終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的影響。如果家長能夠每天抽空進行放鬆活動,例如聆聽柔和的音樂、學習靜觀呼吸法、做運動等等,將有助調節自己的心情,放慢腳步,從而活在當下。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與家人相處會變得輕鬆,少了很多執著,生活中各方面都會變得更順利。   保持社交生活 我曾經有聽過家長分享,她在結婚生子後,有多年沒有與朋友見面,生活都只是圍繞著丈夫與孩子,每天總是重重複複,生活變得單一乏味,令她的情緒也變差。這位媽媽後來在參加了家長群組後,獲身邊的同伴鼓勵跳出框框,主動聯絡昔日的朋友聚會,丈夫不但非常支持,夫妻也因此各自擁有了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最後,因為媽媽重拾了與朋友社交的機會,同時與丈夫建立了更舒適的關係,讓家庭生活也變得更幸福美滿,與孩子之間的相處也改善了不少。   當照顧者在經歷角色轉變時,容易變得迷失。而朋友和社交便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讓照顧者得到情緒上和知識上的支援和建議,從而讓他們有機會解決很多難題和釋放壓力。   在照顧好孩子之前,我們也要好好為照顧者和家長的健康把關,因為只有家人健康快樂,孩子才會在一個無憂無慮的環境成長,從而收穫一個快樂童年。   參考資料: 香港婦女中心協會,2023,照顧照顧者平台|「照顧者身體勞損及精神健康問卷調查」發佈, https://womencentre.org.hk/Zh/Newsroom/Pressrelease/cfc_carerhealth_2023/   守護兒童顧問 劉燕玲
世界兒童日
01/11/2023
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 反思兒童真正的需要
每年的11月20日,是一個對兒童別具意義的日子——世界兒童日。這個節日由聯合國於1954年設立,旨在增進全世界兒童的凝聚力,提高兒童意識,改善兒童福利。1959年和1989年的這天,聯合國先後通過了《兒童權利宣言》和《兒童權利公約》,呼籲各國政府履行承諾,致力於實現兒童應有的權利。   所謂愛護、保護兒童,要為兒童提供甚麼才足夠?本港是一個經濟掛帥的社會,每件事情都講求效益,包括兒童的發展。除了安排上課學習外,還會在課餘為孩子報讀不同的補習班,務求加強孩子的競爭力,增加入讀優秀學校以至大學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會為孩子物色形形式式的興趣班或訓練班,希望對孩子的發展會有所幫助。孩子的成長過程,一直充滿著學習與競爭,難道這就是愛護兒童、保護兒童?   其實,強迫孩子不斷學習,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家長們,不妨在這個每年一度的節日,好好思考愛護、保護兒童的意義。以下提供幾個貼士,幫助家長在教養孩子時,在保護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   了解孩子的興趣 作為家長,若要為孩子安排和挑選學習班或興趣班,應先了解和發掘孩子的興趣,這樣不但能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更能彰顯《兒童權利公約》中所提倡的「發展權」,讓兒童能接受正規教育之餘,也能享受參與遊戲、文化活動的自由。   讓孩子一起討論課外學習 家長為孩子選擇課程時,是按照自己的期望,還是孩子的意願呢?若家長為孩子計劃課外學習時,能與孩子一起商量,揀選最合適的學習課程,孩子的學習態度和認真程度也會提高。家長讓孩子表達他們的想法,尊重和聆聽孩子的聲音,對他們的意見作出合適的回應,這樣也體現了《兒童權利公約》中「參與權」的精神。   讓「家」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孩子在成長與學習的過程常會面對不同的挑戰,但有時候家長過分緊張,或溝通方法不當,或會令孩子感到難以坦誠相對,若果在補習班或興趣班中遇上心術不正的成年人,更有可能讓他們乘虛而入,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為了防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家長應好好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建立良好和互信的關係,讓「家」成為孩子隨時隨地的避風港。這樣,當孩子遇到困難和問題,第一時間便會想到向自己家中的父母尋求幫助,讓孩子明白家長是支持自己的最強後盾。   無論世界如何變遷,每天也可以是兒童日。只要家長凡事以兒童為先,尊重兒童、考慮兒童的需要,孩子便能每一天都活得快樂和有意義。   守護兒童顧問 劉燕玲
國際不打孩子日
01/05/2023
國際不打孩子日
  最近,收到一位家長求助。他在非常憤怒的情況下,出手打了他的孩子,孩子雙手腫了,而孩子在日常與同學的對話交流中,分享了被打的經驗,怎料無意中被學校社工知道,並啟動了保護兒童機制。雖然未知道結果如何,但家長已表示很後悔,同時又感到徬徨。經過輔導和解說,家長也明白要更努力學習親子溝通。   剛過去的4月30日是每年一度的「國際不打孩子日」,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些與孩子溝通的妙法吧!   停一停,想一想 天下無不愛錫孩子的父母,即使動手,也是其自覺愛錫的表現。家長常道:「我真是忍不住才打的!」事實上,打就容易,收拾難。關係被打破了,不是用膠水便能黏回,更何況有時打了也無補於事。因此,學習停一停,想一想,比起當下出手,保存一段良好的親子關係更重要。   學習易地而處 家長教訓孩子時,總有其認為合理的想法,自覺在社會生活數十年,所累積的人生經驗比孩子豐富,才會期望孩子事事服從自己。家長應學習互換想法、易地而處,非單從自身視角來看待事情,而是探究孩子所想所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近年,社會上多了關注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然而仍有部份家長,缺乏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孩子的知識、技巧或能力,甚至不願意接受孩子有特殊需要的事實,往往施以體罰來控制孩子的行為,結果產生不愉快事件。若家長能放開胸襟,接納孩子的獨特性,將不難發現孩子的優點,更可助其建立自信,加強克服困難的能力。好像奧運金牌得主菲比斯,他的父母當初沒嫌棄他患有專注缺乏多動症,反而鼓勵、發掘與肯定,便成就了一位偉大的游泳健將。   保持初心,永不放棄 與孩子的相處的知識與技巧可謂五花百門,難以一本通書讀到老,很多家長或會因為工作、生活、照顧等等的壓力而迷失了,不如意時忍不住發洩在另一半或孩子身上。因此,鼓勵家長保持初心,積極學習,常常增值自己,為的是建立更幸福的家,也成為孩子的學習模範。   體罰對於孩子來說是形於外而短暫有效的方法,傷害卻是內在而又長久深遠的。家長若能不斷學習成長,更多接納和諒解孩子,必能成就有效而持久的親子關係。   守護兒童顧問 劉燕玲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孩子不願吃飯怎麼辦?
  相信不少父母都為孩子的飲食傷腦筋! 例如,孩子不願坐下食飯,而父母千方百計要他坐下來吃飯,雙方拉鋸,彼此都會很痛苦。 當孩子吃飯時感到壓力,普遍會出現不當行為,如開始發脾氣或叫囂。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留意身體狀況   父母需留意孩子不願吃飯的原因,是否因之前一餐吃得過飽、飯前吃了零食或身體不適的問題。   提前預告   當孩子專注當下活動時,未必能聽到「夠鐘食飯」的指令,父母可以在吃飯前5-10分鐘作出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知道即將要吃飯。另外,可以利用聲音或視覺提示,例如計時器或響鈴等,並確保孩子知道預告。   先談情、後設限   建立一家人有規律開心相聚的晚餐時間對幼兒十分重要。如果父母想養成一家人坐在一起食飯的習慣,不妨先談談情、後設定界限。父母可以試著說:   「我知道你唔肚餓,不過請你過來一起坐。」 「如果你唔餓,可以同我哋一齊坐底傾計或者食少少。」   當孩子完全不合作   首先,父母可跟孩子協議,如在飯前玩玩具、看iPad或其他活動需要有限定時間,例如1小時便要完結活動,之後要一起吃飯。   然後,父母可讓孩子自行決定自己要吃多少份量,讓幼兒有自主權,決定自己要的份量,但條件是必須把飯吃完。   另外,父母可以幫孩子建立日常規則:早、午、晚餐時間以外是不會有零食(下午茶視乎家庭需要)。如果不吃正餐,讓他經驗自然結果,不吃飯會捱肚餓,下一餐才能吃。   PaMaKids三不做   不要一直「強迫餵食」,或「追著餵」。 先同理、忌說「你」: 用「你」開頭,令人啟動心理防衛機制,覺得被人責備或評價,謹記善用「我訊息」! 不要威脅孩子,如「不吃完就不准離開」、「沒吃完就不能玩玩具」等方式。   攝影師:cottonbro studio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夠鐘返屋企,孩子仲玩捵地?
  黃昏6點,遊樂場上總會聽到媽媽爸爸大叫「夠鐘返屋企喇!」,然後上演一幕幕「追逐戰」,有些小朋友會「就範」,有些打算力挽狂瀾,在地上捵來捵去。   當孩子做出這些不恰當的行為,父母如何利用ACT設限的方法幫助他們?   A: 肯定孩子的情緒Acknowledge your child’s feelings   回應孩子的情緒: 「你唔捨得走,想繼續玩。」   C: 告知孩子限制 Communicate the limit   如在出發前已定好6點前要回家,以溫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現在已經6點,是時候要離開。」   T: 給予可替代的選擇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   對孩子直接說「不」比較容易令他們感到氣餒,父母可以嘗試給孩子提供其他選擇。   「你想媽媽拖著你手一起行,還是自己起身。」   「如想再玩,我們可以想一想何時再來公園。」   「你想明天還是星期六媽媽陪你到公園玩,你可以決定哪一天。」   當孩子願意離開時,請讚賞他們「你唔捨得走,都能夠準時離開。你做到了。」   順帶一提,家長可以在活動時間完結前10分鐘溫馨提示孩子,讓他有心理準備活動將會完結。如果時間到了,而小朋友發脾氣,就可利用ACT 設限的步驟了。   攝影師:Jeff Yang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社交及情緒能力有多重要?
  研究指出培養幼兒的社交情緒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不但幫助他們的日常社交同情緒管理,更會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及25歲之後的人際關係同工作機會。   根據美國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社交情緒能力可分做5個核心能力,包括﹕   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 指了解自己能力,包括長處及不足,明白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情緒。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 指小朋友有無能力用適合的方法去表達及掌控自己的情緒。另外,就是按自己的能力訂立目標,決心開展任務,以及專心、認真地去執行自己的目標。 社交覺察 (Social awareness) – 小朋友有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理解其他人情緒及需要,有沒有用尊重及欣賞的角度去留意別人不同的能力。 關係技巧 (Relationship skills) – 指小朋友群體合作的能力及態度,包括溝通、參與、協商、協作等技巧,及與他人建立互惠互助的正面態度。 負責任的決定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 當面對選擇的時候,孩子有足夠的靈活性,想到不同的可能,再考量相關的因素去處理及解決問題,例如掌握問題及環境情況,顧及倫理責任,執行而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要建立這5個核心能力,看上去好像很簡單,但要做得到,做得仔細,其實並非易事。而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子女建立自我覺察能力呢? 我們可從以下例子逐步拆解。   在茶點時間,盒內有些紙杯蛋糕,當中只有一個有蝴蝶裝飾。孩子想要那個有蝴蝶的紙杯蛋糕,但已被其他小朋友取走,孩子因而表現得非常生氣。   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的感受。孩子在3歲之後,會體驗到更複雜的感覺,例如尷尬和焦慮。教孩子表達情感的詞語,讓他能夠講出自己的感受,而不需要哭鬧或者動手動腳表達出來。 幫助孩子辨識及命名情緒,並找出引發情緒的事情,如「你因為欣欣拿走上面有蝴蝶的紙杯蛋糕感到嬲。」 「係,我好嬲!」讓孩子講出感受。情緒被表達及命名了,這感覺叫做「嬲」,孩子便會開始鎮靜下來。 孩子有機會還是有點情緒,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如:「我知道很難選擇,但現在你可以揀藍色紙杯蛋糕或綠色紙杯蛋糕。」   參考資料:https://casel.org
Article cover photo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你是哪類型父母?
  試幻想當孩子在公園爭玩鞦韆,等到不耐煩而發脾氣。然後閉上眼睛讓心情平靜下來,依照現實,心中默念:「面對眼前的困難我是怎樣做?」   A:不用忟啊! 好快到你啦! B:你等了很久,有些嬲,想快些到你玩。 C:不理會孩子。 D:無耐性! 等一陣就發脾氣。好曳呀!   A, C, D是「情緒消除型」(emotional dismissing),B是「情緒指導型」(emotional coaching)。   根據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情緒消除指父母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感到不安及出現害怕情緒,而利用忽視、轉移注意力或否定情緒的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停止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唔好嬲!」、「唔好喊」、「唔洗傷心喎,笑吓啦!」。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及逃避負面情緒,容易抑壓內在感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難以與人溝通及建立關係。   而情緒指導的父母會將小朋友的生氣、恐懼、悲傷等情緒當作一種與小朋友建立連結的機會,透過正面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幫助他們了解及接納自己的感受。根據Gottman的追蹤調查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孩子抗逆力較強、專注力較高、自控力亦較好。小朋友理解及懂得表達感受,才有餘力學習控制情緒及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要成為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不妨參考以下5個心法。   步驟1:留意孩子的情緒表現   家長可以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及說話、出現情緒時的身體反應、面部表情及行為。   步驟2:把握孩子情緒表現的機會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感受,如孩子輪候時會不耐煩,自己想要玩具而同兄弟爭,因父母不肯開電視而發脾氣等。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情緒時,正是與他們進行情緒連結與指導的寶貴機會。當幼兒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設身處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別心急回應及評論。   步驟3:以同理心聆聽,肯定情緒   「好小事」、「你唔可以咁小氣」這些都屬於否定說話,會令孩子感到迷茫。孩子3歲的時候,能了解自己及別人的情緒,可以透過語言去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可以問孩子發生什麼事,聆聽其感受,讓他們可從表達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在聆聽而不批評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情緒的接納,有助他們穩定個人情緒。   步驟4:反映及命名情緒   當幼兒出現情緒時,家長可以說:「因為 (事件),你覺得 (情緒)。」   其實,孩子從2歲開始,家長可透過繪本認識情緒,並學習對物件的認知,幫助孩子建立基本情緒詞彙,例如開心、憤怒,讓他們可以掌握怎樣表達感受。當他們逐漸增強理解及表達能力,可跟他們從繪本故事中,分享引發情緒的原因,增加更多情緒的詞彙,例如3至4歲開始出現內疚、妒忌等複雜的情緒。   步驟5:設限制及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   孩子到3至6歲,進入校園生活開始,他們喜歡與同輩一起玩,開始懂得輪候,但未能將別人的需要跟自己的需要做平衡,抑制衝動能力亦較弱,他們會更容易出現爭執、搶玩具,要控制別人,或者出現身體踫撞等情況,這些都是孩子成長正常的現象。因此,孩子在這階段需要成人的指導,及讓他們學習那些行為是不可接受。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些行為的限制,例如不可以傷害別人,然後,當他們遇到不如意事,例如,跟別人意見不合,被人搶玩具等,可以跟孩子一齊商量怎樣做。   參考資料:https://emotioncoaching.gottman.com
Article cover photo
12/09/2022
專家5個貼士讓初生BB瞓得安全舒適
新手父母都必定會經歷「冇覺好瞓」的階段,每次聽到新生BB從睡夢中扎醒的哭聲,都不禁擔心BB是否不舒服、睡姿是否正確……究竟父母可以怎樣協助BB有更安全舒適的睡眠呢?以下有幾項集經驗所得的小貼士,希望助家長有更多槪念:       給父母的小錦囊──降低睡眠風險   1. 調節室溫   太冷或太熱的室內環境都不適合初生嬰兒,室溫維持在攝氏25-28度較佳,因嬰兒的上呼吸道及氣管特別狹窄,極端溫度容易阻礙呼吸。父母可用手檢查嬰兒的脖頸後側是否和暖,便知道嬰兒的冷熱狀況。     2. 嬰兒床的設置   選用硬床墊、貼服的床單,不要在床上放置防撞墊、枕頭、厚毯子、玩具等,讓嬰兒睡在結實、平坦,沒有安全隱患的嬰兒床上。   3. 讓寶寶仰睡   在日間小睡及夜間睡眠時,將嬰兒擺放成仰睡的姿勢,此舉能防止嬰兒的口鼻部份埋入床褥裏,引起窒息。相對於俯睡或側睡,更能有效地降低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風險。     4. 使用睡袋   若使用被子,切記要讓嬰兒的頭部及手腳部份外露,以防被子蓋過口鼻;或使用合適尺寸的睡袋更為安全理想。   5. 母乳餵養   研究顯示,母乳中的營養成份有助於預防SIDS,還能有助於預防許多其他的兒童期疾病。       參考嬰兒園的「嬰兒睡眠護理」實作   嬰兒園一向重視嬰幼兒的睡眠習慣及質素,因而設立了「嬰幼兒照顧基準──睡眠護理」,為嬰兒營造安全及舒適的睡眠環境,使嬰幼兒健康成長,以下是嬰兒園的關注點,值得家長參考:   環境:當嬰兒準備睡覺時,家長應清理嬰兒床上的玩具,為他們脫下口水肩及更換尿片。 物資:嬰兒睡覺時,被子應只包裹着身體,讓頭部、面部及雙手外露,以便呼吸和散熱;並時刻留意被子會否蓋過嬰兒的口鼻,影響呼吸。嬰兒睡醒後,則應拿開他們的被子。 睡姿:將嬰兒以仰睡的姿勢放在嬰兒床上,讓他自行或陪伴入睡,並定時巡視嬰兒睡覺情況。 溫度:檢視室溫會否過熱或過冷,留意冷氣機的出風位置是否吹向嬰兒。       給寶寶更安全的睡眠   除可參考以上嬰兒園對初生嬰兒的睡眠護理外,家長亦可注意供嬰兒使用的家俱擺放及作息環境:   認真考慮與嬰兒同房不同床的安排:最好的放置方式是把嬰兒床放在成人床旁邊,或在成人觸手可及的距離之內,以便媽媽晚上餵哺及關顧嬰兒安全。 貫徹讓嬰兒睡在安全的嬰兒床上:當嬰兒睡着後或短暫性離開成人的視線範圍內,都必須讓嬰兒在嬰兒床上;其他的搖椅、安全高椅、行車安全椅及成人大床,都是不理想的睡眠地方,成人需時刻留意。 確切地營造無煙環境:為嬰兒着想,父母應戒煙及不要讓嬰兒處於二手煙霧附近,讓嬰兒在清新空氣的環境下睡眠。   作者: 香港保護兒童會祈廉士日託嬰兒園園長阮巧盈     (本文首先於親子王國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