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按回車鍵)
banner_inner_6
資源中心
專題文章
標籤篩選:
文章封面相片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孩子不願吃飯怎麼辦?
  相信不少父母都為孩子的飲食傷腦筋! 例如,孩子不願坐下食飯,而父母千方百計要他坐下來吃飯,雙方拉鋸,彼此都會很痛苦。 當孩子吃飯時感到壓力,普遍會出現不當行為,如開始發脾氣或叫囂。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做法:   留意身體狀況   父母需留意孩子不願吃飯的原因,是否因之前一餐吃得過飽、飯前吃了零食或身體不適的問題。   提前預告   當孩子專注當下活動時,未必能聽到「夠鐘食飯」的指令,父母可以在吃飯前5-10分鐘作出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知道即將要吃飯。另外,可以利用聲音或視覺提示,例如計時器或響鈴等,並確保孩子知道預告。   先談情、後設限   建立一家人有規律開心相聚的晚餐時間對幼兒十分重要。如果父母想養成一家人坐在一起食飯的習慣,不妨先談談情、後設定界限。父母可以試著說:   「我知道你唔肚餓,不過請你過來一起坐。」 「如果你唔餓,可以同我哋一齊坐底傾計或者食少少。」   當孩子完全不合作   首先,父母可跟孩子協議,如在飯前玩玩具、看iPad或其他活動需要有限定時間,例如1小時便要完結活動,之後要一起吃飯。   然後,父母可讓孩子自行決定自己要吃多少份量,讓幼兒有自主權,決定自己要的份量,但條件是必須把飯吃完。   另外,父母可以幫孩子建立日常規則:早、午、晚餐時間以外是不會有零食(下午茶視乎家庭需要)。如果不吃正餐,讓他經驗自然結果,不吃飯會捱肚餓,下一餐才能吃。   PaMaKids三不做   不要一直「強迫餵食」,或「追著餵」。 先同理、忌說「你」: 用「你」開頭,令人啟動心理防衛機制,覺得被人責備或評價,謹記善用「我訊息」! 不要威脅孩子,如「不吃完就不准離開」、「沒吃完就不能玩玩具」等方式。   攝影師:cottonbro studio
文章封面相片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夠鐘返屋企,孩子仲玩捵地?
  黃昏6點,遊樂場上總會聽到媽媽爸爸大叫「夠鐘返屋企喇!」,然後上演一幕幕「追逐戰」,有些小朋友會「就範」,有些打算力挽狂瀾,在地上捵來捵去。   當孩子做出這些不恰當的行為,父母如何利用ACT設限的方法幫助他們?   A: 肯定孩子的情緒Acknowledge your child’s feelings   回應孩子的情緒: 「你唔捨得走,想繼續玩。」   C: 告知孩子限制 Communicate the limit   如在出發前已定好6點前要回家,以溫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現在已經6點,是時候要離開。」   T: 給予可替代的選擇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   對孩子直接說「不」比較容易令他們感到氣餒,父母可以嘗試給孩子提供其他選擇。   「你想媽媽拖著你手一起行,還是自己起身。」   「如想再玩,我們可以想一想何時再來公園。」   「你想明天還是星期六媽媽陪你到公園玩,你可以決定哪一天。」   當孩子願意離開時,請讚賞他們「你唔捨得走,都能夠準時離開。你做到了。」   順帶一提,家長可以在活動時間完結前10分鐘溫馨提示孩子,讓他有心理準備活動將會完結。如果時間到了,而小朋友發脾氣,就可利用ACT 設限的步驟了。   攝影師:Jeff Yang
文章封面相片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社交及情緒能力有多重要?
  研究指出培養幼兒的社交情緒能力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不但幫助他們的日常社交同情緒管理,更會直接影響學業成績,及25歲之後的人際關係同工作機會。   根據美國The Collaborative for Academic,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CASEL),社交情緒能力可分做5個核心能力,包括﹕   自我覺察 (Self-awareness) – 指了解自己能力,包括長處及不足,明白自己當下的感受和情緒。 自我管理 (Self-management) – 指小朋友有無能力用適合的方法去表達及掌控自己的情緒。另外,就是按自己的能力訂立目標,決心開展任務,以及專心、認真地去執行自己的目標。 社交覺察 (Social awareness) – 小朋友有沒有足夠的敏感度去理解其他人情緒及需要,有沒有用尊重及欣賞的角度去留意別人不同的能力。 關係技巧 (Relationship skills) – 指小朋友群體合作的能力及態度,包括溝通、參與、協商、協作等技巧,及與他人建立互惠互助的正面態度。 負責任的決定 (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 – 當面對選擇的時候,孩子有足夠的靈活性,想到不同的可能,再考量相關的因素去處理及解決問題,例如掌握問題及環境情況,顧及倫理責任,執行而且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要建立這5個核心能力,看上去好像很簡單,但要做得到,做得仔細,其實並非易事。而家長可以如何幫助子女建立自我覺察能力呢? 我們可從以下例子逐步拆解。   在茶點時間,盒內有些紙杯蛋糕,當中只有一個有蝴蝶裝飾。孩子想要那個有蝴蝶的紙杯蛋糕,但已被其他小朋友取走,孩子因而表現得非常生氣。   首先,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的感受。孩子在3歲之後,會體驗到更複雜的感覺,例如尷尬和焦慮。教孩子表達情感的詞語,讓他能夠講出自己的感受,而不需要哭鬧或者動手動腳表達出來。 幫助孩子辨識及命名情緒,並找出引發情緒的事情,如「你因為欣欣拿走上面有蝴蝶的紙杯蛋糕感到嬲。」 「係,我好嬲!」讓孩子講出感受。情緒被表達及命名了,這感覺叫做「嬲」,孩子便會開始鎮靜下來。 孩子有機會還是有點情緒,這時,家長可以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如:「我知道很難選擇,但現在你可以揀藍色紙杯蛋糕或綠色紙杯蛋糕。」   參考資料:https://casel.org
文章封面相片
09/02/2023
【解決100個日常教養難題】你是哪類型父母?
  試幻想當孩子在公園爭玩鞦韆,等到不耐煩而發脾氣。然後閉上眼睛讓心情平靜下來,依照現實,心中默念:「面對眼前的困難我是怎樣做?」   A:不用忟啊! 好快到你啦! B:你等了很久,有些嬲,想快些到你玩。 C:不理會孩子。 D:無耐性! 等一陣就發脾氣。好曳呀!   A, C, D是「情緒消除型」(emotional dismissing),B是「情緒指導型」(emotional coaching)。   根據心理學家John Gottman,情緒消除指父母面對孩子負面情緒時,感到不安及出現害怕情緒,而利用忽視、轉移注意力或否定情緒的方式,讓孩子忘記或停止憤怒或悲傷等負面情緒。例如,「唔好嬲!」、「唔好喊」、「唔洗傷心喎,笑吓啦!」。這樣會讓孩子感到害怕及逃避負面情緒,容易抑壓內在感受,不了解自己的情緒變化,難以與人溝通及建立關係。   而情緒指導的父母會將小朋友的生氣、恐懼、悲傷等情緒當作一種與小朋友建立連結的機會,透過正面回應小朋友的情緒,幫助他們了解及接納自己的感受。根據Gottman的追蹤調查發現,有父母指導情緒的孩子抗逆力較強、專注力較高、自控力亦較好。小朋友理解及懂得表達感受,才有餘力學習控制情緒及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要成為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不妨參考以下5個心法。   步驟1:留意孩子的情緒表現   家長可以細心觀察孩子的表現及說話、出現情緒時的身體反應、面部表情及行為。   步驟2:把握孩子情緒表現的機會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感受,如孩子輪候時會不耐煩,自己想要玩具而同兄弟爭,因父母不肯開電視而發脾氣等。父母發現幼兒出現情緒時,正是與他們進行情緒連結與指導的寶貴機會。當幼兒表達想法時,父母可以設身處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別心急回應及評論。   步驟3:以同理心聆聽,肯定情緒   「好小事」、「你唔可以咁小氣」這些都屬於否定說話,會令孩子感到迷茫。孩子3歲的時候,能了解自己及別人的情緒,可以透過語言去表達自己,所以家長可以問孩子發生什麼事,聆聽其感受,讓他們可從表達去了解自己的想法。在聆聽而不批評的過程中,讓孩子獲得情緒的接納,有助他們穩定個人情緒。   步驟4:反映及命名情緒   當幼兒出現情緒時,家長可以說:「因為 (事件),你覺得 (情緒)。」   其實,孩子從2歲開始,家長可透過繪本認識情緒,並學習對物件的認知,幫助孩子建立基本情緒詞彙,例如開心、憤怒,讓他們可以掌握怎樣表達感受。當他們逐漸增強理解及表達能力,可跟他們從繪本故事中,分享引發情緒的原因,增加更多情緒的詞彙,例如3至4歲開始出現內疚、妒忌等複雜的情緒。   步驟5:設限制及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   孩子到3至6歲,進入校園生活開始,他們喜歡與同輩一起玩,開始懂得輪候,但未能將別人的需要跟自己的需要做平衡,抑制衝動能力亦較弱,他們會更容易出現爭執、搶玩具,要控制別人,或者出現身體踫撞等情況,這些都是孩子成長正常的現象。因此,孩子在這階段需要成人的指導,及讓他們學習那些行為是不可接受。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設定一些行為的限制,例如不可以傷害別人,然後,當他們遇到不如意事,例如,跟別人意見不合,被人搶玩具等,可以跟孩子一齊商量怎樣做。   參考資料:https://emotioncoaching.gottman.com
文章封面相片
26/07/2022
「看醫生會緊張,是因為拍打針痛」 3個方法教導2-6歲幼兒覺察及管理情緒
透過哭鬧、跺地、發脾氣、打人等行為來表達負面情緒,這些都是2至6歲幼兒經常出現的情況,往往令家長們束手無策。     「情緒覺察」— 留意自己及觀察別人的情緒變化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Daniel Goleman指出,要掌控情緒,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情緒覺察」,大意就是意識到自己當下的情緒,如生氣、失望、傷心等。「情緒覺察」大致可分為自我覺察及外在覺察能力兩種——自我覺察能力是能夠覺察自己的身體狀態、行為表現、語言表達及內在想法;而外在覺察能力即能透過觀察別人的面部表情、聲音語言、行為表現等,了解別人的情緒。   有研究指出,幼兒約在2歲左右就可以根據指令,將基本情緒和情緒圖像配對;在3、4歲之後,就能更準確分辨正面及負面情緒。而情緒表達包括面部表情、身體姿勢及肢體語言、聲音及語言表達、不同行為表現等,當中面部表情最容易察覺,因此家長不妨以此為起點,逐步培養幼兒的情緒覺察。       3個培養幼兒情緒覺察的方法:繪本共讀、角色扮演、放鬆活動   「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的資深社工與大家分享以下3個簡單方法,家長可以透過與孩子的日常互動,提升幼兒的情緒覺察。   方法一:繪本共讀時間的情緒教育   繪本共讀不但有助擴闊幼兒的認知領域,同時可以幫助幼兒:一、認識事件如何引發情緒;二、識別不同的情緒表徵;三、將自己與他人的感覺聯繫起來,培養同埋心。與幼兒一起閱讀他們有興趣的繪本時,家長可以於章節間停下來,與幼兒進行討論。   例如繪本故事中提及:「小樹懶因為動作慢,每次森林裡的小動物邀請他參加生日會,他最後都趕不及出席,所以他十分失望,沒精打彩地坐在地上。」家長可以與幼兒一起觀察角色的表情及動態,並問幼兒:「你認為小樹懶現在的心情怎樣?你又從何得知?」「你看小樹懶皺起眉頭、扁起嘴、頭耷耷,一定是很失望了。」透過與幼兒一起觀察角色的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增加幼兒對情緒的外在察覺能力。     同時,家長亦可利用故事內容,與幼兒預演各種社交情節。例如問幼兒:「如果你是小樹懶,錯過了朋友的生日會,你會難過、失望嗎?」「當遇到這個情況,我們又該如何處理?」透過討論故事情節,與幼兒預視將有機會面對的社交難題,有助孩子學習冷靜解難,長遠提升幼兒的解難能力。   方法二:角色扮演遊戲探索情緒表徵   遊戲是幼兒天生的語言,透過遊戲能讓幼兒輕鬆地學習及表達個人的感受及情緒。幼兒從3歲開始,就能夠透過個人想像及假裝角色扮演,將日常生活經驗從遊戲中實踐,並嘗試練習不同的社交技巧。父母可以透過參與幼兒主導的遊戲,了解幼兒的經驗、情緒及感受。   以假裝看醫生遊戲為例,讓幼兒擔任劇場導演,為參與者安排醫生、護士、病人等角色。一般幼兒會選擇較主導的角色,如醫生或護士等,由父母飾演病人。家長可以嘗試代入角色,想像自己是等待求醫的小朋友,並向幼兒分享感受:「媽媽帶我來看醫生打針,我有點害怕,感到身體冰冷及雙手都在抖震呢!」「我擔心打針會很痛,所以現在感到好緊張。」家長可以透過與幼兒角色互動,一起探索不同的情緒表徵,同時了解引發情緒的事件,讓幼兒從遊戲中學習情緒表達。     方法三:呼吸練習感受身體狀態   不同的情緒往往會引發不同的身體反應。例如當興奮或恐懼時,我們會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當擔心或憂慮時,我們會感到心頭沈重、呼吸困難、影響胃口或睡眠狀態等。這些身體反應因人而異,而注意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是情緒覺察的重要指標。   幫助幼兒認識不同的身體感覺,感受不同情況下的身體變化,有助幼兒將身體感受與情緒進行聯繫。家長可於早上起來與幼兒一起做呼吸練習,感受呼吸時的節奏及平靜放鬆時的感覺。另外,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身體變化,如跑步後會心跳加速等。當觀察到幼兒有不同情緒的出現,如疲倦、傷心、緊張等情緒時,可以幫助幼兒描述當時身體的狀態,如疲倦的時候,手腳感到乏力;心情緊張的時候,整個身體好像變成石頭一樣動不了,心跳得很快或手腳抖震等。   家長亦可於睡前與幼兒一起進行面部及身體肌肉放鬆的活動,透過肌肉收緊及鬆弛,讓幼兒感受如何放鬆身心。如進行面部鬆弛法,親子一起用力瞇實眼睛、咬緊牙骹數5下,然後再慢慢放鬆,再重覆數次;或是利用肌肉鬆弛法,親子一起幻想將一個檸檬放在手中,並一起用力將檸檬汁擠出來,然後放鬆,再重覆數次。       了解身體感受及情緒變化 作出適當的反應及調節   家長和孩子可以從以上遊戲、繪本共讀及放鬆身心的活動中,一起認識及了解自己的身體感受及情緒的變化,加強情緒覺察,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身體反應等觀察自己與別人的情緒感受,有助學習如何接納及表達情緒,作出適當的反應及調節。   「PaMa Kids」將於5月中推出「保保兒兒猜情尋—情緒表徵拼圖卡」,鼓勵家長與幼兒透過互動桌上遊戲,認識情緒表徵,培養情緒覺察。請立即讚好及追蹤「PaMa Kids」的Facebook專頁,了解更多有關情緒卡的資訊。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PaMa Kids幼兒發展及親職教育服務計劃資深社工王惠琳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
文章封面相片
25/07/2022
孩子自我中心及不懂體諒別人?3個方法提升社交覺察能力及建立同理心
「你玩咗好耐喇,讓下其他小朋友玩啦!」、「見到其他小朋友要打招呼,要有禮貌呀!」常常聽到家長在家中、學校及公園裏這樣提醒孩子。   2至3歲的小朋友開始入學,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圈子。老師和家長都期望孩子們能好好相處,因此不時提醒孩子要主動分享、多合作、多互助,然而孩子總是堅持自己,互不相讓,令家長們每日周旋在爭吵、調解和仲裁之間,疲憊不堪。       社交力能決定孩子的前途?   根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以及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2015)發現,社交能力較佳的幼兒,在25歲的時候較大機會獲取高等教育學位,以及得到穩定的工作。   孩子大約在3歲左右,才會開始有玩伴和朋友,而他們一般都喜歡與樂觀、積極的幼兒在一起,透過互動和溝通,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和解決問題,以及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而社交覺察能力(Social Awareness)是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及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社交覺察包括換位思考(Perspective-taking)、同理心(Empathy)、尊重他人(Respect for others)和欣賞多元(Appreciating diversity)等能力。當小朋友有足夠的社交覺察能力,便能代入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將心比己與他人相處和溝通;相反,缺乏社交覺察能力的孩子,他們與朋友相處時,往往會表現得不懂得關心別人、與人分享和互動,甚至會以反擊和破壞性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孩子天生自我中心?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 Piaget)認為2至7歲的幼兒正值「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孩子會以立即觀察與直接經驗來學習,他們對四周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以自我中心為視覺,因此無法體會他人的處境和想法。   因此,當孩子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時,經常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或者不懂體諒別人的困難,但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表現。所以當孩子與其他幼兒互不相讓,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並非自私或不願意妥協,而是孩子未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去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   接下來,Pama Kids會向各位家長介紹三個方法——閱讀繪本(Story-telling)、假裝遊戲(Pretend Play)和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讓孩子於日常生活當中,逐步培養出社交覺察能力。     方法一:閱讀繪本(Story-telling)讓孩子代入角色 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閱讀繪本可以讓孩子代入角色,培養他們的換位思考能力。相信沒有孩子不喜愛繪本,繪本以圖畫為主,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加上繪本圖文視覺的刺激,可以反映出角色的心境,使幼兒能夠投入角色的情感,並透過與故事角色情緒與思考的聯繫,從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及表達情緒的方式。   以繪本《拜託,熊貓先生》為例,家長與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邀請小朋友嘗試理解角色的情感:「熊貓先生請朋友仔吃甜甜圈,但對方沒有說多謝,他會有甚麼感受?」再引導孩子換位思考代入熊貓先生:「如果你是熊貓先生,你請朋友仔吃甜甜圈,但對方沒有說多謝,你會有甚麼感受?我們可以怎樣做?」生活化的故事除了可以幫助幼兒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外,還可以幫助他們投入別人的角度,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方法二:假裝遊戲(Pretend Play)學習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   一般而言,經常進行假裝遊戲的幼兒比較能與人合作。假裝遊戲可以是幻想性、戲劇性或想像性的,例如「煮飯仔」和「扮睇醫生」遊戲。其實幼兒在1歲的時候已經能進行假裝遊戲,在3歲以後,幼兒更能加插故事情節來進行遊戲,但仍很少與同儕有所交流。直至到5、6歲,假裝遊戲會變得更有組織,孩子與同儕亦會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   在進行假裝遊戲時,幼兒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模仿相關角色的行為,而且過程中會與其他幼兒有很多的合作和溝通,例如學習分工「你做媽咪、我做爸爸。」、協商「好吧!明天我要做爸爸㗎!」。另外,假裝遊戲也可以幫助幼兒認識及管理自己的情緒、讀懂別人的肢體或表情語言。而透過代入其他角色,如扮演媽媽、醫生、餐廳侍應等,從中學習理解他人的處境,站在別人的立場看事情,有助他們建立同理心。       方法三: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建立同理心及學習尊重多元   孩子的社交圈子離不開同齡的小朋友或家中的長輩。然而,社區組成卻是多元的,要讓孩子學習欣賞及尊重多元,家長不妨從社區生活開始。以孩子的好奇心作為契機,鼓勵孩子多留意及認識社區內不同種族、年齡層、行業的成員。如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鄰家的印尼姐姐,一年當中會有整個月在白天也不吃東西?為什麼她總是包著頭紗?退休的老伯伯在公園裡做些甚麼?每天接載我們上學的巴士司機的工作和休息時間又是怎樣?透過了解及關心社區內的不同人物,不但有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學習包容文化差異、欣賞多元及尊重他人,還可以從小培養他們關心社區。       親子共讀繪本《小綠出走了》 教導孩子關心社區   PaMa Kids早前與南豐紗廠The Mills共同創作兒童插畫書《小綠出走了》,講述故事主角小綠的一次出走,讓親子與小綠一起重新認識社區內的不同人物,了解他們的故事,並讓孩子代入他們的角色,明白和理解他們的辛勞,藉此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習尊重及欣賞社區的多元化,以及提升他們的社交覺察能力。歡迎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並以此作為起點,教導他們關心社區。   《小綠出走了》網上版:https://bit.ly/3uRauVN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不乏幫助孩子發展社交的機會,相信只要好好利用,定必能提升他們的社交覺察能力。另外,父母正正是孩子最重要的社交導師,平日應以身作則教導孩子多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的角度體會別人的處境,這樣就可以培養出有同理心、體諒和尊重他人的好孩子。     作者:香港保護兒童會幼兒發展及培訓主任徐洛明     (本文首先於Oh!爸媽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