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_inner_6
資源中心
研究及倡議
IMG-20241101-WA0023
23/12/2024
對守護兒童的認知與觀念調查研究
全港首個「守護兒童認知與觀念」調查 逾75%公眾對「守護兒童」缺乏認知 必須加強宣傳教育並為兒童相關企業員工提供培訓   香港保護兒童會(下稱「本會」)以「守護兒童」為機構核心文化,相信幸福的社會必須建基於一個孩子備受愛護和尊重、能夠健康成長,擁有快樂童年的環境。「守護兒童」是指實施全面措施和政策,保護兒童免受傷害、虐待、忽視和剝削,包括為兒童提供安全和有利的處境,並維護他們的權益。「守護兒童」涉及不同持份者,包括家長、照顧者、學校、社會各界組織和政府,唯有這些持份者共同努力,方能創造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的大環境。   過去兩年,本會除了制定並在轄下 27 個服務單位全面推行「守護兒童政策」外,更為全體員工、義工和承辦商等提供相關培訓,同時關注社會整體對守護兒童概念的認識和支持。為了解香港公衆人士和服務兒童的企業在守護兒童方面的認知、態度和行為,本會委託社會政策研究有限公司 (下稱「社會政策」)進行全港首個「守護兒童認知與觀念」問卷調查。社會政策於今年 5 月 20 日至 7月 3 日期間,成功以電話訪問了 1,000 名 18 歲以上的公眾人士,並以網上問卷和面談形式訪問了400 名在兒童娛樂和休閒服務行業(下稱「兒童相關行業」)工作的職員,合共收集了 1,400 份有效回應。 主要調查結果   (一)75%受訪公眾對「守護兒童」缺乏認知;近 70%在兒童相關行業工作的受訪者對「守護兒童」這概念的了解也偏低。 (二)62%在兒童相關行業工作的受訪員工表示,其企業沒有或他們不知道其企業有沒有守護兒童政策;65%受訪員工同意,設有守護兒童政策對兒童會有更大保障。 (三)在受訪員工當中,71%沒有接受過「守護兒童」的相關培訓;而有接受過培訓的員工當中,超過 91%認為培訓對他們的日常工作有幫助。近 7 成受訪員工認為,企業有需要加強有關「守護兒童」的員工培訓和意識。 (四)公眾對立法會今年 7 月通過的《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的認知不高:42.5%兒童相關行業受訪員工曾聽聞此法例,而曾聽聞此法例的受訪公眾則只有 37.5%。大多數受訪者支持這項立法,認為提供了法律基礎,鼓勵專業人士舉報懷疑虐待兒童事件。然而,少數受訪者表達了保留意見,擔心法例被濫用。 (五)僅 37%與兒童相關行業的企業員工在入職前有進行《性罪行定罪記錄查核》,情況令人關注。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周舜宜表示:「綜觀調查結果,我們認為有需要積極提高公眾,尤其是父母及照顧者對守護兒童的認知和理解;亦有需要鼓勵兒童相關行業的企業制訂守護兒童政策,訂定明確的行為守則和處理懷疑虐兒事件的程序指引,並為員工提供適當培訓。政府可以考慮設立兒童友善場所認證及嘉許計劃,讓公眾識別具備兒童友善設施的場所,同時鼓勵企業提升和增加兒童友善設施。在強制舉報方面,建議政府經常提醒公眾虐兒帶來的嚴重後果及法律責任,繼續推動宣傳教育工作。」 詳細建議   (一)加強「守護兒童」的意識和教育 進行具針對性的公眾教育和社交媒體推廣,以強調守護兒童的重要性,加深公眾和兒童相關行業職員對守護兒童的認識,尤其需要提升父母及照顧者對守護兒童的認知和理解。   (二)制訂明確政策及指引 鼓勵兒童相關行業的企業制訂守護兒童政策,並在招聘時進行有需要的背景篩查,提供明確的行為守則和處理懷疑虐兒事件的程序指引,強化企業員工在守護兒童方面的角色和能力。 保會於 2022 年 12 月率先推行《守護兒童政策》,內容包括行為守則、舉報政策、處理懷疑虐兒個案程序及守護兒童風險評估等範疇,政策已於保會全部 27 個服務單位實施,是保會過去兩年大刀闊斧改革的主要舉措之一。保會這份《守護兒童政策》可為其他服務兒童的機構和企業提供參考,有助他們制訂自己的守護兒童政策。   (三)提供培訓與專業發展機會 與兒童相關行業的企業應該為員工提供持續培訓,提高員工的警覺性,有效保障所服務兒童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保會於 2023 年初成立「守護兒童學院」,為所有員工以至業界提供系統化及全面的專業培訓和支援,並設立「守護兒童專線」,由專業社工解答各種有關守護兒童的疑問,為保會員工及公眾提供諮詢服務。   (四)設立兒童友善場所認證及嘉許計劃 建議政府設立兒童友善場所認證及嘉許計劃,方便市民識別兒童友善場所,藉此推動相關企業提升及改善場所設施,營造有利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的社會環境。 (五)立法規定執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 政府應立法規定所有兒童相關行業的員工必須進行性罪行定罪記錄查核,加強篩查他們的性犯罪背景資料,並加快擴展機制覆蓋的人員類別和行業範圍。    完   ---------------------------------------------------------------------------------------------------------------- 資料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1/folders/11XaExWjJ7As-6b8BeQLcF6EHXLJmBJDf
20240827_153939
27/08/2024
女性生育第二胎意願問卷調查報告
近七成母親不會或猶豫生育第二胎   加強支援雙職家長育兒刻不容緩   政府近年鼓勵生育,以組合拳的方式推行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希望為社會締造更有利的育兒和家庭友善環境。香港保護兒童會(下稱「本會」)於2024年5月14日至6月7日期間進行了女性生育第二胎意願網上問卷調查,目的是探討本港已生育婦女的再生育意願以及她們對政府及職場支援育兒措施的訴求。是項調查的目標對象為本港18歲至45歲、已生育一胎的婦女,合共收集了1,264份有效回應。調查結果發佈會於2024年8月27日舉行。   主要調查結果   (一)接近七成受訪者不會或未決定是否生第二胎:33.9%受訪者表示不會考慮再多生一個孩子;34.9%受訪者則未決定/未想好會否多生一個孩子;只有31.2%受訪者考慮再多生一個孩子。 (二)教顧壓力和社會支援配套不足,窒礙生育意欲:調查發現婦女不會或者猶豫是否生第二胎的主要原因,依次為 1. 經濟壓力重 2. 教育及管教壓力重 3. 居住環境太細 4. 工作時間過長,難以兼顧工作和育兒5. 日間幼兒照顧服務不足。 (三)家庭友善、醫療與日間託兒服務並行,共同支援育兒:受訪者認為最能提高生育意欲的政府措施是 1. 提供育嬰假及家長假 2. 延長及落實全薪侍產假和產假 3. 設立兒童醫療券 4. 增加子女免稅額 5. 設立奶粉津貼 6. 增加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受訪者認為最能幫助在職家長育兒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分別為1. 彈性工作時間 2.容許員工居家或遙距辦公 3. 增加有子女的員工的年假日數 4. 給予員工及其家人醫療保障 5. 提供託兒服務。   香港保護兒童會總幹事周舜宜表示:「綜觀調查結果,政府應儘早擴充日間幼兒教顧服務,包括增加幼兒中心的名額和長全日的學額分配,以分擔家庭育兒壓力,增加生育意願,亦可讓婦女放心投身職場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長遠而言,商界亦應普及家庭友善僱傭措施,減少女性在就業與照顧子女之間的拉扯,共同應對本港低生育率及勞動力萎縮的情況。」   建議   (一)增加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   本港的幼兒中心為3歲以下幼兒提供日間照顧服務,惟當中2歲以下的服務名額一直遠低於本港相應歲數的幼兒,每40名幼兒僅得1個名額,部分家長甚至需要跨區託兒。以本會屬下五間嬰兒園爲例,共提供329個服務名額,但輪候服務人數近1,500人。   在2023年4月至12月,全港資助幼兒中心總服務名額約9,000個,其中資助獨立幼兒中心的平均使用率則長期保持在95%高水平。另一方面,資助幼兒中心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提供受資助的暫託幼兒服務及延長時間服務,兩個服務的平均使用率卻分別只有51%和39%。   因此,政府需要繼續增加日間幼兒照顧服務的名額,尤其是幼兒中心2歲以下的服務名額。當局亦需加強宣傳暫託幼兒、延長時間及學前兒童課餘託管等服務,著力提高其認知度和使用率,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得到適切的支援。   (二)加強宣傳長全日制幼兒學校的好處   長全日制幼兒學校(每天上午8時至傍晚6時,每星期 5.5 天)除了為幼兒設計以幼兒全面發展為核心的課程,亦提供輔助服務,包括延長時間服務(可照顧兒童至最遲晚上8時)、暫託幼兒服務和兼收服務等。長全日制幼兒學校為幼兒提供照顧和教育服務,分擔家長的壓力,支持雙職家長兼顧工作和家庭,對加強生育二胎的意欲及釋放婦女勞動力有莫大幫助。   然而,在2023-24年度參加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前教育學額中,「長全日制」學額僅佔整體學額的17.5%,「全日制」(每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半,每星期 5天)學額亦只佔整體21.8%。本會建議政府增加長全日制學前教育的學額分配,方能配合社會雙職家庭的實際需要。   (三)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兒學校納入15年免費教育   政府推行的15年免費教育,其中半日制幼稚園獲全面資助,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兒學校則只分別獲得半日制單位資助額的30%及60%的額外資助(在2023/24年度,半日制、全日制及長全日制的資助額分別為每名學童每年38,170元、49,620元及61,070元)。   在2023/24年度,參與幼稚園計劃的372間全日制幼稚園和243間長全日制幼兒學校中,分別有349間和232間幼稚園和幼兒學校在接受資助後仍收取學費,當中全年學費中位數分別為9,600元和13,300元,最高學費則分別達28,100元和29,300元。   本會建議政府將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兒學校納入全面資助範圍,同時將兩者學位優先分配給單親和雙職家庭。這可以讓父母放心外出工作,又能保障基層學童入讀全日制和長全日制幼兒學校的權利。   (四)兒童醫療券   政府可參考長者醫療券的運作模式,增設「兒童醫療券」,每年注資指定金額,減輕育兒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確保兒童能適時就醫。   (五)社會共同推行家庭友善僱傭措施   本會建議政府考慮將產假及侍產假延長,讓父母能協力照顧初生嬰兒,從而減輕母親因壓力和疲勞而產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同時,政府可參考內地、台灣、新加坡等鄰近地區增設「父母育兒假」和「家庭假」,讓家長可以照顧孩子和處理與子女有關的事項,以鼓勵企業跟隨執行。其中「父母育兒假」指父母在子女年滿3歲以前,每年各享一定日數的全薪育兒假(例如内地的父母育兒假為每年10日)。   政府亦可向僱主提供稅務寬減、津貼等誘因,以鼓勵僱主推行彈性工作時間等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協助家長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strength-people-hands-success-meeting
18/06/2024
「心連心 • 惠民生暖民心」分享交流會 - 香港保護兒童會 建議要點
1)優化幼兒中心(CCC) 的財務支援模式 「兒童需要良好的照顧,才能茁壯成長,一切支援必須以兒童為本」;「家長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關注點,都是確保幼兒獲得優質的照顧服務」。 鑒於政府有意擴大幼兒中心的服務以回應社會的需求,當局有迫切需要聯同業界就幼兒中心的財務支援模式進行全面性檢討,藉以優化幼兒中心的財務可行性、可持續性和成本效益。 幼兒中心的財務支援模式在過去三十多年從未進行全面性檢討。幼兒中心過時的籌資模式,不但未能有效回應幼兒中心不斷變化的營運需求,亦讓家長可負擔幼兒中心服務的能力下降,幼兒中心營運的可持續性也因而受到影響。 舉例說明:在幼兒中心現時的財務模型下,有多項支持幼兒中心正常營運的必要支出,被歸類為「不認可的支出項目」。(註) 另外,當局認可作為服務營辦者總部提供的會計服務支出,只限於不得超過總認可支出的1.4%。這數額遠低於用作支援幼兒中心運作的會計、銀行交易、管治和監察等方面的實際成本。 服務營辦者一方面不可向服務使用者收取費用,另方面也不能從幼兒中心的儲備資金,收回這些不被認可的成本費用。因此,服務營辦者只能一直承擔並吸納所有這些不被認可的支出項目,直接影響幼兒中心服務的質素與財務可行性。所謂「做一間喊一間」,絕非兒童之福。   註:包括員工醫療保險、中央行政管理或相關管理費用,例如:為支持幼兒中心運作而衍生的資訊科技、人力資源、員工培訓、守護兒童等方面的支出,以及超出小型維修及保養津貼範圍或其上限的家具和設備的緊急維修或更換費用。2)主題化社區設施 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為貧困家庭推行「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廣受社會各界歡迎。 政府精準扶貧的措施,能幫助貧困家庭,特別是劏房住戶,值得讚賞。然而,不同貧困家庭的背景和需要的支援各不相同。 當局在資助社區設施時,建議考慮針對不同目標使用者群體,如設立不同主题的「社區客廳」,為例如有0-6歲嬰幼兒或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貧困家庭提供服務,另外亦可為少數族裔家庭設立「社區客廳」。 香港保護兒童會正善用本會現有的設施(例如社區廚房),以及本會在幼兒照顧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滿足特定目標群體的需求。 我們很樂意與政府合作開發這些更精準服務的社區設施。   3)提高學前康復服務成本效益 認同政府在擴大學前康復服務方面投放了不少資源,包括增加兒童在發展黃金時期獲得必要支援的機會,以及縮短輪候服務的時間。 但是,為提高學前康復服務的成本效益,當局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  服務零散、需提升家長認知:學前康復服務目前以不同模式提供,例如: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 (IP)、到校學前康復服務(OPRS)、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第一層支援服務試驗計劃(Tier 1)、學習訓練津貼計劃(TSP)、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EETC)和特殊幼兒中心(SCCC)等。 家長一般難以理解上述服務的差異,只能依靠社工為孩子推薦合適的服務。 >>  供不應求、「觸及性」有限:政府提供的評估服務輪候名單過長(香港保護兒童會一些服務的嬰幼兒的特殊需求份額達40%之高)。 >>  教師和校長在協調不同專業團隊服務所獲得的行政支援不足。 香港保護兒童會提出以下建議: >>  檢討並重組不同的服務模式;>>  加快評估流程並縮短輪候時間;評估服務可以外判,並參考其他國家,將評估服務涵蓋在全民醫保中。>>  建立綜合資料資料庫,收集並分析有特殊需要兒童的資料。 這有助改善學前康復服務的規劃和資源分配。>>  加强與教育局在工作及資助方面協調合作,改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由幼兒園升讀小學的銜接,確保他們繼續獲得所需要的支援。 香港保護兒童會可利用現有網絡,匯聚各服務提供者在實際運作上累積的智慧,並與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持續改善這日益重要的服務 –「孩子人生的前1000日是最關鍵的發展階段」。香港保護兒童會歡迎參與任何先導計劃的機會。   4)外展支援課餘託管服務(ASCP) 「課餘託管服務」及關愛基金的「校本課後託管服務計劃」為雙職家長提供重要的支援。 這些服務項目目前面對嚴重的人手短缺,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比例日益偏高,令人手短缺的情況加劇,使服務難以全面滿足這些學生在學術、社會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需要。 受「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的啟發,香港保護兒童會建議成立「課餘託管外展支援服務」,為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提供專門及個別的支援。 香港保護兒童會是課餘託管服務的服務提供者之一,為家庭提供廣泛的跨專業支援。香港保護兒童會已做好充分準備,進一步向其他面對類似挑戰的社區持分者提供支援。   5)加强照顧者支援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照顧者承受著巨大、鮮為人知的壓力。社會應正視照顧者的需求,並鼓勵他們在需要時尋求支援和協助。 香港保護兒童會將推出先導性家訪計劃,裝備並支援義工透過定期家訪和訪談電話來支援照顧者,旨在守護兒童,特別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   6)加速數碼化以提高營運效率 政府致力於加速政府服務數碼化以提高效率。 香港保護兒童會支持政府此舉,並已開展本會的數碼化工作,以提高營運效率和服務質素。 建議政府部門及社福機構更主動檢視現有工作程序,精簡現有流程以提高效率和實踐環保,並可降低行政成本。 梳理或整合相似的政府服務計劃亦有助減少每項服務計劃的行政工作,並最終減低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的經常性成本。(完)